白饭树根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825页(978字)
【名称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概况】:
异名 薏米蔃(《岭南采药录》),鱼眼根(《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 为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的根。
原植物 Secusrinega virosa(Roxb.)ex Will.Pax.白饭树〔Flueggea virosa(Roxb.ex Willd.)Baill.Flueggea microcarpa Bl.〕
余项参见“白饭树”条。。【生药】:
采集 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白饭树醚碱(Fluggeaine ether),白饭树醇碱(Fluggeainol)、毒一叶萩碱(Virosecurinine)、降一叶萩碱(Norsecurinine)等生物碱及三十一烷、β-谷甾醇、算盘子酮醇(Glochidonol)等[1,2]。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85;27(6):625 [2] Chem Pharm Bull 1964;12(12):1520
【药理】:
有抗菌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47
【药性】:
性味 《南宁市药物志》:“苦、微涩。”
功效 止咳,除湿,拔脓,解毒。
主治 咳嗽,跌打,风湿,白带,水痘,脓疱疮,蛇咬伤。
①《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痛,杀虫拔脓。治咳嗽,黄脓白泡疮,蛇伤。
” ②《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服治白带,小儿水痘,浸酒服治跌打,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