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848页(3176字)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藊豆(《唐本草》),扁豆(《别录》),南扁豆(《图经本草》、《滇南本草》)。
基源 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种子。
原植物 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生药】:
余项参见“扁豆条”。
鉴别
性状 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0.8~1.3cm,宽6~9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有时可见棕黑色斑点,一端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
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肥厚,黄白色,角质。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显微 种子的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部位则为2列,长26~213μm,宽5~26μm,壁自内向外渐增厚。
表皮下为1列支柱细胞,种脐部位为3~5列,呈哑铃状,长12~109μm,宽34~54μm;缢缩部宽10~25μm,壁厚2~7μm。其下为10数列薄壁细胞,多呈切向延长,内侧细胞呈颓废状。
子叶表皮细胞类方形;叶肉细胞含众多淀粉粒,淀粉粒卵圆形、类球形或肾形,直径3.5~23~39μm,脐点呈点状或裂缝状,少数层纹明显。
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细胞类圆形、不规则长圆柱形,含众多淀粉粒;内侧有管胞岛,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二侧有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89)
理化 取样品粉末适量,按“刀豆”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83)。
【化学】:
种子含蛋白质、维生素B及C、胡萝卜素,还含水苏糖(Stachyose)、麦芽糖、棉子糖(Raffinose),1-呱可酸(1-Pipecolicacid)及植物凝集素[1],以及植酸钙镁(Phytin)。未成熟种子中含玉蜀黍嘌呤(Zeatin)[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4 [2]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30,1168
【药理】:
含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对牛、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
植物凝集素A无抗胰蛋白酶活性,混于饲料中可抑制大鼠生长,还可引起肝脏坏死,加热后则毒性明显减弱,植物凝集素B可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d以上。蒸汽消毒或煮沸1h后,活力损失94%~86%,不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体内不易消化,在1mg/0.1ml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s延长至60s[1]。
其冷盐浸液对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有促进作用[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42 [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79;(2):1。
【药性】: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温”。 ②《食疗本草》:“微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气分”。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
功效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主治 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食疗本草》:“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图经本草》:“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本草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①陶弘景:“患寒热病者,不可食”。
②《食疗本草》:“患冷气人勿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患疟者忌之”。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参苓白术散(《局方》)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750g(姜汁浸、去皮微炒)、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1000g,莲子肉、桔梗(炒)、薏苡仁、缩砂仁各500g。
为末,每服6g,枣汤调服。小儿酌减。 ②《仁存堂经验方》:“治消渴饮水:白扁豆(研末)加天花粉汁、蜂蜜适量为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20~30丸,天花粉汁下,日2服”。 ③辽宁医药1975;(3):“治肠炎:白扁豆30g研末,鸡蛋1只,红糖15g。开水冲服,日服2次。”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腹泻:白扁豆9g,煨肉豆蔻、莲子各6g,甘草3g,木香5g,姜黄连2g。为末,每服2~3g,日服3次。”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夏季伤暑、腹满吐泻:白扁豆(炒)120g,藿香60g。研末,每服6g,水调服。”
单方应用 ①《永类钤方》:“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每服6g,米饮下。” ②《永类钤方》:“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饮汁。”。
【医药家论述】:
①姚能《药性辨疑》:“扁豆专消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②李时珍《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
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弘景云,扁豆患寒热者不可食。盖指伤寒寒热,外邪方炽,不可用此补益之物耳。
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④贾所学《药品化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主治霍乱呕吐,肠鸣泄泻,炎天暑气,酒毒伤胃,为和中益气佳品。又取其色白,气味清和,用清肺气。故云清以养肺,肺清则气顺。下行通利大肠,能化清降浊,善疗肠红久泻,清气下陷者,此腑虚补脏之法也。
” ⑤陈士铎《本草新编》:“白扁豆,气味清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或谓白扁豆非固胎之药,前人安胎中往往用之何故?盖胎之不安者,由于气之不安,白扁豆最善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气耳,胎因和而安,谓之能安胎也亦可。单用此味以安骤动之胎,吾从未见能安者矣!” ⑥黄宫绣《本草求真》:“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能舒,扁豆禀气芬芳,故能于脾而克舒也;脾苦湿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温,故能于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
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