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054页(4553字)

【名称出处】:《神农本草经集注》

【概况】:

异名 竹汁(《本经》),淡竹沥(《别录》),竹油(苏医《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禾本科刚竹属和牡竹属中一些竹种的秆用火烤灼而流出的竹汁。刚竹属全世界有50余种;除少数种外,中国均产。牡竹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20种。

原植物 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Phyllostachys 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群芳谱》),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

另有下列种类也较广泛地用以制作竹沥应用:人面竹Phyllostachys aurea Carr.exA.et C.Riviere,又名竹(《纲目》),布袋竹(《台湾植物志》)。粉绿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又名淡竹(江苏)。

浙江淡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 McClure,又名早园竹(植物分类学报)。旱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D.Chu et C.S.Chao。石竹Phyllostachys nuda McClure,又名净竹(《华东禾本科植物志》),灰竹(江苏)。

金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Carr.)Riviere(Phyllostachys viridis(Young)McClure cv.”Robert Young”,又名黄皮绿筋竹(植物分类学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Lehaire[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Mazel)Ohwi]。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is Rendle[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历史 始载于:《本经》。

梁陶宏景曰:“凡取竹沥,惟用淡、苦、竹者”。宋《本草衍义》曰:“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府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明李时珍《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今毕培曦“竹的药用价值初探”一文指出:“竹沥据《本草衍义》的评估,为“痰家之圣剂”,以往选用的主要是淡竹、竹,慈竹等。但邹积平教授等选用六种与淡竹亲缘相近的品种(分别为浙江淡竹、金竹、旱竹、石竹、光竹和毛竹),用其竹沥与淡竹沥比较,发现这六种竹沥同样可以镇咳;而且除毛竹沥比较差外,其余的竹沥同样可以祛痰。

余项参见“竹茹”条中的淡竹、人面竹、粉绿竹及慈竹。但还有些竹种与淡竹的比较分列于下:

浙江淡竹与淡竹的主要区别为幼秆被粉如粉绿竹;但箨鞘被白粉,箨舌弧形,淡褐色又可与粉绿竹相区别。

笋期4月初至5月中。(图见《中国竹谱》.78页.及图2幅)生于平原或低山丘陵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广西。

旱竹与淡竹的主要区别为竹秆不匀称,常一侧肿胀。

笋期3月。(图见植物分类学报 18(1)176页.图4)生于平原或低山坡。

主产于江苏及浙江两省。

金竹与淡竹的主要区别为竹秆幼时为嫩黄底色上有绿色纵条,节下有绿色破坏,老后呈金黄色;分枝黄色,有绿色纵条。笋期5~7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155页.图240)生于平原或低丘,为庭园常见观赏竹种之一。主产华东地区,全国庭园中常见栽培。

石竹与淡竹的主要区别为竹秆壁厚,下部厚度为全径的1/3~1/2;新秆深绿色,但节上带紫色,节下有紫色纵纹,密被白粉;箨鞘淡紫褐色或淡红褐色,粗糙,有易落白粉,有紫色斑块。笋期4~5月。

(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157页.图246)生于山坡或平原。

常见于江苏、安徽、浙江。

毛竹与淡竹的主要区别为竹秆常现一环,而且顶梢常下垂;竹叶较小等。

笋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图见《中国竹谱》.69页.图3幅)生于山坡或平原,尤喜在海拔1000m以下的酸性土山地上。

分布于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生药】:

鉴别 本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

以色泽透明者为佳。

加工炮制 取鲜竹杆,截成30~50cm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皿盛之。

【化学】:

主要含K+、Na+、Ca2+等离子及糖类、氨基酸等。

参考文献 江西中医药 1987;18(4):47

【药理】:

祛痰作用:用酚红排泄法,观察7种竹沥的祛痰作用。除毛竹竹沥未见明显作用外,其它6种(淡竹、浙江淡竹、金竹、旱竹、石竹、光竹)竹沥给小ig后均有相似的祛痰作用。

参考文献 医学资料(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 1981;(2):63

【药性】:

性味 甘、苦,寒。

①《别录》:“大寒。” ②《纲目》:“甘,大寒。” ③《药品化义》:“甘、淡,凉。” ④《本草从新》:“甘、苦,寒、滑。”

归经 入心、胃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效 清热滑痰,镇惊利窍。

主治 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①《别录》:“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纲目》:末句下有‘消渴劳复’)。” ②《药性论》:“治卒中风失音不语。” ③《本草拾遗》:“久渴心烦。” ④《纲目》:“治子冒风痉,解射罔毒。” ⑤《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目。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 ⑥《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

用法用量 内服:开水冲,30~60g;入丸剂或熬膏。

使用注意 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纲目》:“姜汁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寒痰湿痰及饮食生痰不宜用。” ③《本草备要》:“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生姜汁,治中风昏迷,痰涎壅塞,口噤不语等,或风痰阻滞经络之半身不遂。

②配半夏,治痰热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③配茯苓,治子烦。 ④配菖蒲、丹参、三七,治中风。

方选和验方 ①竹沥汤(《千金方》)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400ml,生葛汁200ml,生姜汁60ml。上3味相和温暖,分3服,平旦、日晡、夜各1服。 ②《全幼心鉴》:“治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抽搐:竹沥200ml,加姜汁60ml,胆星末1.5g,黄0.06g。调服。” ③《全幼心鉴》:“治小儿吻疮:竹沥和黄连、黄柏、黄丹,敷之。”

单方应用 ①《千金方》:“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200ml服。” ②《肘后方》:“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沥恣饮数日愈。” ③《古今录验方》:“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 ④《梅师集验方》:“治产后身或强直,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饮竹沥200~400ml。” ⑤《兵部手集方》:“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40ml,暖之,分3~4服。” ⑥《广利方》:“治金疮中风、口噤欲死:竹沥150ml,微微缓服之。” ⑦江西《中草药学》:“治乙脑、流脑高热、呕吐:竹沥代茶饮。” ⑧《兵部手集方》:“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咳吐涕唾,嗽出臭脓涕粘:淡竹沥20ml服之,日3~5服,大人200ml。” ⑨《简便单方》:“治小儿重舌:竹沥渍黄柏,时时点之。” ⑩《安徽中草药》:“治肺痈:竹沥60g,分3次,温开水冲服。”。【医药家论述】:

①朱丹溪《丹溪心法》:“竹沥清淡,非姜汁不能行经络。”“痰在腹间,使人颠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治痰气实而能食用荆沥,气虚少食用竹沥,此2味开经络,行血气故也。” ②李时珍《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丹溪朱氏谓大寒言其功,不言其气,殊悖于理,谓大寒为气,何害于功?” ③寇宗奭《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鬚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至剂也。

” ④张三锡《本草选》:“竹沥乃阴虚有大热者仙品,中年痰火,舍此必不能成功。” ⑤张璐《本经逢原》:“竹叶兼行肌表,故能疗疮杀虫。竹茹专清胃腑,故能止呕涂烦。竹沥善透经络,能治筋脉拘挛。

痰在皮里膜外,筋络四肢,非竹沥不能化之。纯阴之性,虽假火逼,然须姜汁鼓动其热,方得应手取效。

《千金》治风痱身无痛,四肢不收,志乱不甚,有竹沥饮子。详《本经》疗筋急,专取竹沥之润以濡之也,《千金》治四肢不收,则兼附、桂、羚之雄以振之也,一以舒急,一以收缓,妙用不可思议。或言竹沥性寒,仅可使之热痰,不知入于桂附剂中,未尝不开发湿痰寒饮也。惟胃虚肠滑及气阻便秘者,误投,每致呃逆不食,脱泻不止而毙。

阴柔之性,不发则已,发则必暴,卒难挽回也。” ⑥缪希雍《本草经疏》:“竹沥,竹之津液也。《经》云大寒,亦言其本性耳。得火之后,寒气应减,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家要药。

凡中风之证,莫不由于阴虚火旺,煎熬津液,结而为痰,壅塞气逆,不得升降,热极生风,以致猝然僵仆,或偏痹不仁。此药能通经络,搜剔一切痰结,兼之甘寒,能益阴而除热,痰热既祛,则气道通利,经脉流转,外证自除矣。其主胸中大热止烦闷者,取其甘寒清热益阴之功耳。观古人以竹沥治中风,则知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痰热所致,不然,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甘寒滑利之药治之哉。

上一篇:竹花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