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芙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077页(2178字)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异名 血见愁(《生草药性备要》),山藿香(四川峨眉、福建、广东、广西),野芝麻、药(云南)。

基源 为唇形科香科科属植物的全草。香科科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18种、10变种,药用的有4种。

原植物 血见愁Teucrium viscidum Bl.(Teucrium stoloniferum Roxb.),又名肺形草(福建)、皱面草、假紫苏(广东),苦药草(广西)。

历史 本品始见于《生草药性备要》。《岭南采药录》载:“血见愁,凉血解毒,去瘀生新,理跌打,敷疮毒,治蛇伤,消肠风下血。”

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

茎直立,高30~70cm,上部具短柔毛并夹有腺毛。叶片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3~10cm,基部楔形至阔楔形,下延,边缘为带重齿的圆齿。

两面近无毛。假穗状花序生于茎及短枝顶部,着生在茎上者由于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呈圆锥花序状,密被腺毛,由密集具2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披针形,全缘;花萼钟形,长约2.8mm,宽约2.2mm,齿缘具缘毛,10脉,其中5副脉不甚明显,萼齿5,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色,淡红色或淡紫色,长6.5~7.5mm,唇片与冠筒成大角度的钝角,中裂片圆形,侧裂片卵圆状三角形;雄蕊前对与花冠等长;花盘盘状,浅4裂。小坚果扁球形,长约1.3mm,黄棕色,腹面超过果长的1/2。花期7~9月(长江流域),6~11月(云南南部)。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33页.图版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1530m的山地林下湿润处。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

。【生药】:

采集 7~8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者用置凉干燥处。

【化学】:

含5’S-(3-Furyl)-2R-methy1-2’-oxo-1,2,3,4,6,7,8,8a R-octahydronaphthalene-1-spiro-3R-(tetrahydrofuran)-5.4R-carbolactone(teucridin)[1,2]和Teucvin[3]

参考文献 [1] CA 1974;81:128071p [2] Tetrahedron 1975;31:841 [3]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74;13:1547

【药性】:

性味 苦、微辛,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淡,寒。” ②《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微温。” ③《中药大辞典》:“辛,凉。”

功效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

主治 吐血,衄血,便血,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毒蛇咬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凉血,解热毒,去瘀生新,理压伤,敷痔疮,治蛇咬,消肠风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烂疮,消乳痈。” ②《广东中药》:“散瘀,止血,凉血。治肺痨吐血,跌打损伤,利小便。” ③《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疔疮疖肿。” ④《福建中草药》:“活血行气,消肿解毒。” ⑤《中药大辞典》:“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吐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痈肿,痔疮,流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药物志》:“治中风口眼斜:山藿香、一枝黄花、地耳草、野菊花各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福建中草药》:“治睾丸肿痛:山藿香叶3~6g,研末,冲酒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关节风湿痛、流火(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山藿香煎汤,先熏后洗。” ③福建《中草药手册》:“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山藿香(鲜品)30~60g,冰糖,水煎服。” ④福建《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咳嗽:山藿香(鲜品)30~45g,水煎服。” ⑤福建《中草药手册》:“治狂犬咬伤:山藿香(鲜品)500g,加少许开水捣烂绞汁,1次顿服。” ⑥《福建药物志》:“治肺结核空洞出血:山藿香、紫茉莉根各30g,水煎加蜂蜜服。” ⑦《福建药物志》:“治女阴瘙痒:山香、千里光各30g,水煎服,另取山藿香适量,和盐捣烂,绞汁涂患处。

” ⑧《临床验方集锦》:“治急性结膜炎:山藿香15~30g(鲜品用量加倍),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如发病3~4天,发炎较历害者,可以加入白背叶根30g,同上药煎服。”

上一篇:血见愁 下一篇:血余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