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158页(1486字)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扭子七(《四川中药志》),九节雷、蜈蚣七、螺丝七(《陕西中草药》),血三七(《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支柱蓼的根状茎。
原植物 支柱蓼Polygonum suffuhum Maxim Bistorta suffulta(Maxim.)Greene ex Gros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部无根状茎肥厚,具节,紫褐色,须根较多。茎丛生或单生,细长,绿色,不分枝。基部生叶有长柄,长15~20cm,茎生叶小,互生叶片卵形缎吕品7-12cm,宽4~6cm,顶端渐尖或急尖,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表面外毛或被稀疏毛,有明显的叶脉,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渐无柄,叶柄基部具膜质托叶鞘2枚。
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轴长3~5cm,小花白色,花梗短小;基部具漏斗状小苞片;花被5深裂,长椭圆形,长2~3mm;雄蕊8,花丝线形,露出于花被之外;子房1,上位呈三角状,花柱3枚,柱头小头状。瘦果卵形,具3锐棱,两头尖,黄褐色,有光泽。
花期7月,果期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57页.图11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中山区的林下或湿地,特别在黄沙泥中容易生长。
分布于河北、陕西、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8~9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产于四川、陕西。
鉴别 根近圆柱形,根头部稍粗壮;表面棕黑色,粗糙,凹凸不平,具节.节上有明显疙瘩状突起,须根黑色,卷曲而长。质坚硬,断面粉红色至棕红色。气微,味淡、微涩。
贮藏 晒干用者干燥处。
。【化学】:
根和根茎中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1],根茎含鞣质19.7%[2],茎和叶中含原花色素甙(Proanthocyanidins)[3]。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58;78:680 [2] 中药志.第1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84 [3] 中草药 1989;20(6):256
【药性】: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涩,平。” ②《陕西中草药》:“苦、涩,凉。”
功效 散血,止血,行气调经。
主治 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
①《四川中药志》:“散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及五劳七伤。” ②《陕西中草药》:“收敛止血,活血调经,止痛生肌。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淋症,白带、红白痢疾,大骨节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研末。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跌打损伤:支柱蓼根,研粉以酒送服。晚饭前服20~2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