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23页(1183字)

【名称出处】:《中国植物志》

【概况】:

基源 为松科松属植物赤松的枝干结节。

松属全世界80余种;中国产22种10变种,其中12种入药。

原植物 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又名日本赤松(《中国树木分类学》),灰果赤松、短叶赤松、辽东赤松(《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历史 参见“松节”条。

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30m。

树皮黄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脱落。树平展成伞状树冠,枝轮生,一年生枝淡桔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红褐色。

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树脂管6~7个,边生;叶鞘宿存。雌雄同株,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长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长4~7cm;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球果圆锥状卵形,长3~5.5cm,成熟后淡褐黄色或淡黄色,种鳞较薄,鳞盾平或微厚,鳞脐背生,通常有刺。种子倒卵形或卵圆形,长4~7mm,种翅淡褐色,长1~1.5cm。

花期4月,球果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成熟。(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10页.图61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温带沿海山区及平原。

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山东、江苏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化学】:

树脂含d-海松酸(d-Pimaric acid)、去氢松香酸(Dehydroabietic acid)

附 松针含4-表可木酸(4-Epicommunic acid)及海松酸型树脂酸[2]

挥发油中含甲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丙醛、丙酮、甲酸甲脂、乙酸甲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3]。花粉含顺式和反式香豆酸的酯及其醛[4]。

参考文献 [1] CA 1972;78:34552k [2] Phytochemistry 1976;15(6):1073 [3] CA 1974;82:95324p [4] Phytochemistry 1978;17:979。

【药性】:

性味 苦,温。

功效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主治 风湿关节痛,腰腿痛,大骨节病,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上一篇:赤沙糖 下一篇:赤茯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