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46页(1293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通墙、山花椒(《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尖叶花椒(《浙江药用资源名录》)。

基源 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簕的根。

原植物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Bl.(Z.cuspidatum Champ.)

形态 木质藤本。茎枝上皮刺成水平方向或略弯向下直出。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叶轴两侧边缘具狭翼,下面具细小下弯的皮刺,长1~3mm;叶柄较着生在叶轴最下端的小叶片短;小叶13~31,不明显对称,坚纸质或近革质,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4~8cm,宽1.5~3.5cm,顶端渐尖或尾状尖,钝头微凹,凹口处有一明显腺点,基部楔形,常呈镰刀状弯向一侧,不对称,全缘,两面无毛,干后呈暗褐色,具光泽。

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单性,4基数,白色;萼片卵形,端尖,长约0.5mm,花瓣卵状长圆形或卵形,端钝,边缘薄膜质,长约3mm,通常近顶端处有一不甚明显的腺点;雄花雄蕊4,开花时伸出瓣外,较花瓣长1~1.5倍,退化心皮细小,先端2叉裂,不被毛;雌花通常有一细小呈鳞片状的退化雄蕊,心皮4,分裂至基部。果红色或红褐色,成熟心皮1~4,表面纵皱不甚明显,密生粗大腺点,分果瓣的先端有短喙;种子扁圆形,直径4~5mm,黑色,光亮。

花期3~4月,果熟期3~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45页.图2819)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路旁、村边。山坡灌丛或疏林中。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化学】:

根皮和木部含光叶花椒碱、白鲜碱、崖椒碱、茵芋碱、罗必斯丁(Robustine)、谷帕洛平(Haplopine)、β-谷甾醇、花椒簕醇(Cuspidiol)、蒙花甙(Linarin)样物质、刺槐素-7-李葡萄糖甙。

根皮含光叶花椒酮碱(Oxynitidine)、去甲基白屈菜红碱、德卡林(Decarine)、鹅掌楸碱(7,8-Liriodenine)、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去甲基勒搅碱、阿罗天兰明碱、异阿罗天兰明碱、二氢-对-香豆醇(Dihydro-p-coumaryl alcohol)[1]

附 叶含挥发油[1],糖醛[2]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76:96(12):1458 [2] J Chem Soc 1961;3551。【药性】:

功效 祛风湿,化瘀血。

主治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患处。

上一篇:花椒根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