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363页(1227字)

【名称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概况】:

异名 沙萝卜、沙白菜(《内蒙古中草药》),沙芥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乐沙萝邦、沙拉格老(蒙古)。

基源 为十字花科沙芥属植物沙芥的根及全草。

原植物 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Bunias cornuta L.),又名山沙芥(《内蒙古植物志》),沙盖(陕西、宁夏)。

形态 二年生高大草本,植株高0.5~2m。

根肉质,粗壮,圆柱形。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无毛。叶肉质,基生叶莲座状,具长柄;叶片羽状全裂,长10~25cm,宽3~4.5cm,裂片3~6对,顶裂片卵形,披针形或长圆形,全缘或具1~3齿或顶端2~3裂;侧裂片长圆形,基部稍抱茎,边缘具2~3齿,茎生叶羽状全裂,较小,裂片全缘,常呈条状披针形;茎上部叶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多数,在茎上端组成圆锥状;萼片4,外侧2枚呈倒披针形,长约7mm,宽约2mm,内侧2枚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2mm,顶端具微齿;花瓣4,黄色,条形或披针状条形,长约15mm,宽1~2mm;雄蕊6,4长2短,花丝细线形,花药狭长椭圆形,基着。短角果呈横向肾形或长椭圆形,果瓣革质,表面具凸网纹,两侧具2枚对称细剑状翅,长3~5cm,斜向着生或微开展。

种子长圆形,黄棕色,长约1mm。

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9册.97页.439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草原地带的沙地或半固定与流动沙丘上。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宁夏、陕西。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切段,阴干;或放入开水中稍烫后,晒干。

【药性】:

性味 《内蒙古中草药》:“辛,温。”

功效 行气,止痛,消食,解毒。

主治 胸肋胀痛,脘腹饱闷,食物中毒。

《内蒙古中草药》:“行气,止痛,消食,解毒。治消化不良,胸肋胀满,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研末3~4.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鲜沙芥60g(干品30g),水煎服,1日2次。” ②《内蒙古中草药》:“治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沙芥菜、葶苈子、山川柳、诃子、山野豌豆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2~3次,每次3~4.5g,煎汤服。”

上一篇:沙红柳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