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515页(1349字)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千斤坠(云南),半夏(西藏),枇杷玉(《陕西中草药》),千金重(《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
基源 为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丁座草的全草或根茎。
原植物 丁座草,Boschniakia himalaica Hook.f.et Thorns.〔Xylanche himalaica(Hook.f.et Thoms.)G.Beck.〕
形态 寄生草本,高15~45cm,全株无毛。根状茎近球形,直径2~5cm,常仅有1条直立的茎,肉质,不分枝,圆柱状,褐色。
叶鳞片状,三角状卵形,顶端钝尖,覆瓦状排列于茎上。
总状花序长8~20cm,具密集的多数花;苞片1枚,着生于花梗基部,三角状卵形;小苞片无或有2枚,早落或宿存,线状披针形,比花萼稍短;花梗长5~10mm,花序上部的渐变短;花萼杯状,顶端5裂,裂片不等长,线状披针形,花后常脱落,仅筒部宿存;花冠唇形,黄褐色或淡紫色,筒部近直立,稍膨大,上唇直立,盔状,下唇远短于上唇,有不明显3齿裂,裂片三角形,常反折,中间1枚稍短。雄蕊4枚,2强,常伸出于花冠外,中部以下被柔毛;雌蕊由2(稀3)合生心皮组成,子房长圆形,花柱无毛,柱头盘状,常3浅裂。蒴果近圆球形或卵状椭圆形,常3瓣开裂。种子多数,薄片状,圆形,种皮具蜂窝状纹饰。
花期4~6月,果期6~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14页.图564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500~4400m的高山林下或灌丛中,常寄生于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根上。分布于陕西、青海、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
【生药】:
采集 初夏发苗时采挖,晒干。
【药性】:
性味 《陕西中草药》:“涩、微苦,温。有小毒。”
功效 温肾,消胀,止痛。
主治 腹胀,胃痛,疝气,劳伤咳嗽,血吸虫病。 ①《陕西中草药》:“理气止痛,止咳化痰,消胀健胃。治腹胀,胃痛,疝气,劳伤咳嗽。” ②《西藏常用中草药》:“补肾助阳,强筋骨。治腰酸腿痛,阳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使用注意 《陕西中草药》:“反芋儿七。”。【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治血吸虫病:枇杷芋3~6g(按体质强弱增减),威灵仙、槟榔、百部、火草根各9g。水煎半小时服,每次80ml,每日3次。15~20天为1个疗程。”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腮腺炎:枇杷芋适量,磨醋搽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