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盘羊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432页(954字)

【概况】:

异名 大角、羱羊、盘角子(《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科动物盘羊的角。

原动物 盘羊Ovis ammon Linnaeus

形态 比岩羊大,体型相当粗壮,肩高大于臀高,耳小,尾甚短,短于其耳长;颏下髯须。

腿短,蹄前面甚为陡直。

有眶下腺及足腺,乳头2对,位于蹊部。

牤兽无特殊羊臊臭,有鼠蹊腺。雌雄均有角,雄兽角大,尤以基部为甚,角尖处小,自头顶角形为一圈多螺旋状的圆圈。

角鞘外面有明显而狭的环棱,但近基端逐渐消失,角长可达88cm,基部宽达39cm。体背浅灰棕或暗棕色,胸腹部黄棕色,下腹及鼠蹊部白色,臀部有白色块斑。(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471页.图477)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无林的高原,丘陵地带,喜欢在山麓开旷的各种山坡地上,有习惯喜爱的居住地段,虽经季节性迁移,仍常返回原处活动。分布于中国西藏、西北、华北等地。

。【生药】:

采集 四季均可猎捕,捕得后,杀死取角。

加工炮制 烧焦研末。

鉴别 为一圈螺旋状的圆锥形,角长可达1m,基部宽达40cm,角尖渐细,角鞘外面有明显而狭的环棱,近基端逐渐消失。

【化学】:

含多肽类、角蛋白、甾类。角经酸水解后得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70

【药性】:

功效 清热。

主治 传染病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5~10g。

上一篇:盘叶忍冬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三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