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547页(6075字)
【概况】:
原动物 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又名赛加羚羊(《中国动物药》)。
历史 羚羊原名麕羊,《本经》列为中品。
《纲目》列于卷五十一兽部。
据赵肯堂对《纲目》有蹄类的考证意见,认为《纲目》所记的羚羊包括青羊、悬羊和鬣羚等几种。但现今市售羚羊角为高鼻羚羊的角。
形态 体型中等。身长100~140cm。肩高雄兽为70~80cm,雌兽为63~74cm。头大。
鼻吻膨大,鼻孔亦大,且能灵活伸缩和左右摆动。额前部分较隆突。眼大、耳短、四肢细小、蹄低而长。
尾细短,下垂。夏毛短而密,紧贴皮肤,全身呈棕黄色或栗色,脸面部较浅,背脊中央有狭长的一条,呈肉桂色。腹、胸、四肢内侧和臀部为黄白色。冬毛粗长而厚,色较浅,为沙黄色或淡灰黄色,胸腹及四肢内侧几呈白色。
尾下肛门和腹股沟周围无毛,整年裸露。雄兽具角,雌兽无角。
角长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倾。(图见《中国动物药》.500页.图485)
生境与分布 主要栖于半沙漠地区。
分布于新疆西北部。
。【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将角从基部锯下,一般以8~10月猎取者色泽最好。
药材产于新疆。
鉴别
性状 角长圆锥形,略弓形弯曲,长15~33cm,基部直径约3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
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为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半透明状,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以质嫩、色白、光润、有血丝、无裂纹者为佳。
显微 角横切面:可见组织构造多少旱波浪状起伏,角顶部组织波浪起伏最明显,在峰部往往有束存在,束多呈三角形,角中部稍呈波浪状,束多呈双凸透镜形,角基部波浪状不明显,束呈椭圆形至类圆形。
髓腔的大小不一,长径10~50~80μm,以角基部的髓腔最大。束的皮层细胞扁梭形,3~5层。
束间距离较宽广,充满着近等径性多边形、长菱形或窄长形的基本角质细胞。皮层细胞或基本角质细胞均无色透明,其中不含或仅含少量细小浅灰色色素颗粒,细胞中央往往可见一个折光性强的圆粒或线状物。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骨塞,用温水浸润,镑成薄片,晾干。
或除去骨塞后,锉碎,研成细粉。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微量元素(ppm)Na2300,K450,Rb0.37,Mg215,Ca1080,Al25,Sc0.0061,Cr0.28,Mn0.86,Fe48,Co0.021,Cu1.3,Zn148,Se0.77,Hg1.1,Cl1160,Br43[1]。
另据报道对藏羚羊角和羚羊角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为(μg/mg)赖氨酸2.4169和1.1905,组氨酸0.4543和0.1176,精氨酸5.6039和2.4203,酪氨酸7.0017和7.7698,天门冬氨酸16.1269和9.6219,苏氨酸3.6117和4.2345,丝氨酸8.9216和7.5292,谷氨酸16.3656和15.0507,蛋氨酸4.0870和4.7931,甘氨酸7.5020和6.3168,丙氨酸7.8064和8.0315,胱氨酸2.0201和1.0955,缬氨酸4.2345和4.3974,异亮氨酸,1.2563和2.1532,亮氨酸10.4567和14.4574,苯丙氨酸13.1490和10.8240等,总氨基酸:113.8067和101.1796[2]。总磷脂含量0.12%。此外尚含有脑磷脂、卵磷脂、甾醇、糖类、氨基酸、游离卵磷脂、神经鞘磷脂、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N-溶离脑磷脂、N-乙酰脑磷脂[3]及磷酸钙、角蛋白和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4]。
参考文献 [1] 药物分析杂志 1984;(6)∶342 [2] 中成药 1989;(12)∶32 [3] 中药通报 1982;(6)∶27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256
。【药理】:①镇静及镇惊作用 羚羊角水煎剂10g/kgip或iv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1]。
以水解醇沉法制备的羚羊角注射液(1∶100),小鼠ip 8ml/kg有延长硫喷妥钠睡眠时间的作用[2]。但在镇惊试验中发现羚羊角水煎剂10g/kgip对尼可刹米引起的小鼠抽搐反应无明显作用,且有一定程度地增加苯甲酸钠咖啡因所致的惊厥率[1]。 ②解热作用 家兔iv羚羊角水解液(1∶100)4ml/kg,对三联疫苗所致发热的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2]。羚羊角醇提液小鼠ip 1g/kg有明显降低小鼠体温的作用[3]。
毒性 小鼠分别ip羚羊角水煎液30g/kg和醇提液120mg/kg,观察120小时,未出现毒性反应或死亡[3]。
参考文献 [1] 中成药研究 1981;(4)∶36 [2] 中草药通讯 1977;(1)∶17 [3] 天津中医 1987;(6)∶26
。【药性】:
性味 咸,寒。
①《本经》:“味咸,寒。” ②《别录》:“苦,微寒。” ③《药性论》:“味甘。”
归经 入肝、心经。
①《本草蒙筌》:“走肝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少阴,足厥阴经。”
功效 平肝息风,清热镇惊,解毒消肿。
主治 热病神昏谵语,惊痫抽搐,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痈疮肿毒。
①《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 ②《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③《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 ④《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僻恶解毒,治子癎痉疾。” ⑤《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⑥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 ⑦《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磨汁1~1.5g;煎汤1.5~3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石决明,治肝火上亢,眩晕头痛,目赤羞明。
②配三七,治肺经血热,咯血吐血,支气管扩张咯血。 ③配夏枯草,治肝火浮越,目眩目赤,肋胀胸闷。
④配生地、元参、生石膏、菖蒲,治温病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发狂。 ⑤配钩藤、全蝎、蜈蚣、桑叶,治高热抽搐,项强眼吊,小儿惊风。
⑥配菊花、白蒺藜、黄芩、蔓荆子,治头痛头晕,目眩眼花、胁部胀痛。 ⑦配木贼草、黄芩、黄连、栀子,治目赤肿痛,视物不清。 ⑧配连翘、薄荷、淡豆豉,治感冒发热,咽喉痛。
方选和验方 ①羚羊角汤(《圣济总录》)治偏风,手足不随,四肢顽痹:羚羊角(镑)30g,独活60g,乌头(炮裂,去皮)、防风各1g。
切为粗末,每服10~20g,水煎分2次服。 ②羚羊角汤(《宣明论方》)治阳厥气逆、易怒烦躁:羚羊角、人参各90g,茯苓(去皮)60g,远志(去心)、大黄(炒)各15g,甘草(炙)1g。
同为末,每服9g,水煎服。 ③羚羊角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夜啼及多惊:羚羊角屑、犀角屑、黄芩、甘草(炙)、茯神各1g,麦门冬(去心、焙)45g。
捣为末,每服3g,水煎去滓,量小儿大小,分减服之。 ④羚羊角丸(《太平圣惠方》)治时气七日,心神烦热,胸膈不利,目赤,不得卧:羚羊角屑、黄芩、栀子仁、黄连、升麻、枳壳(微炒)各30g。同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以竹叶煎汤送服,不拘时候。
⑤羚羊角散(《太平圣惠方》)治眼生翳膜:羚羊角屑、泽泻、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为末)、玉竹各15g,甘菊花30g。同捣为末,每服9g,水煎服,不拘时间。 ⑥八宝丹(《沈氏尊生书》)治痧症发斑,浑身赤斑,神志狂躁,疮疡毒肿:羚羊角、犀角、雄黄、元参(瓦上焙)、羌活(炒)、黄连(炒)、贝母(炒)、乳香、没药各9g,青黛6g,珍珠2g,牛黄、冰片各5g,朱砂15g。同研为末,再将金银花、紫花地丁、甘菊花各60g,甘草15g煎取药汁;与前诸药粉及蜂蜜为丸,每丸重1g。大人每服2丸,小儿1丸,蜜汤下。 ⑦羚翘解毒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感冒发热,头目眩晕,口渴咽干,四肢酸痛,大便燥结:金银花、连翘各360g,桔梗、牛蒡子、薄荷各250g,竹叶、荆芥各180g,甘草、淡豆豉各150g,共为细末,兑入羚羊角8g。上药为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g,蜡皮封固。每次服2丸,日服2~3次。
温开水或鲜芦根煎水送下。 ⑧羚羊明目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内外眼病、胬肉布睛,目赤肿痛,暴发火睛,云翳障目:羚羊角、车前草、川芎、赤芍各30g,白菊花60g,防风18g,羌活、薄荷、大黄、朴硝、红花各15g,没药、丹皮各9g,血竭6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g。
每次服1丸,日服3次,食前白开水送下。 ⑨急慢惊风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小儿惊风,气促咳嗽不宣或牙关紧闭:羚羊角、金礞石、灯心灰、天麻、朱砂、天竺黄、法半夏、葶苈子、白僵蚕各12g,川贝、胡黄连、川黄连、大黄(酒蒸)各24g,茯苓60g,麝香1g,牛黄、蝉蜕、梅片各5g。共研为细末,以竹沥汁泛丸,每丸重2g。每服1丸,白开水化服。 ⑩小儿回春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惊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气喘痰鸣,斜视,呕吐:羚羊角、犀角、天麻、羌活、葛根、琥珀、僵蚕、茯苓、玄参、薄荷、牛黄、元胡、防风、甘草、朱砂、半夏、天竺黄、天花粉、川黄连各12g,冰片、麝香、珍珠各1g。
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赤金为衣,装蜡皮内,五丸装一个。每服半丸至1丸(1岁),2~3丸(2岁)或服5丸(3岁以上)。 ⑾犀羚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头痛牙痛,口舌生疮,暴发火眼,咽喉肿痛,烦躁口渴,大便秘结:犀角、羚羊角各2g,川黄连、黄芩、大黄、元参、生地、甘草各30g,栀子、黄柏各60g,龙胆草、冰片各15g,川芎、玄明粉各24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蜡皮封固。
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⑿《实用中药手册》:“治子癎发热,抽搐不安:羚羊角(研粉,冲服)2g,茯神、苦杏仁、薏苡仁、防风、独活、酸枣仁各6g,甘草、木香各3g。水煎服。
” ⒀《中医药物贴脐疗法》:“治小儿痫证:羚羊角粉、犀角各15g,陈胆星20g,生龙齿10g,白芥子7g,辰砂2g。共研为细末,取米汤调成丸,如梧桐子大。填入1枚于脐孔内,外以纱布盖上,再以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
” ⒁《癌的扶正培本治疗》:“治白血病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昏迷,抽搐、呕吐:羚羊角粉、人工牛黄各2g,石决明、天麻、白僵蚕、钩藤、琥珀、龙齿各15g,明矾、橘络、黄连各9g。水煎服。
” ⒂新中医 1982;(5):“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羚羊角(研粉)0.3g,象贝母2g,前胡、杏仁各5g,桑叶、黄芩、桔梗各6g,芦根、瓜蒌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
” ⒃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6):“治小儿百日咳:羚羊角粉0.3g,大黄、贝母各3g,桑叶、黄芩、前胡、桔梗、百部、芦根各9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年岁较大儿童可1次顿服。
” ⒄定痫散(黑龙江中医药 1991;(1))治痫症:羚羊角10g,大黄(酒蒸)、全虫、姜虫、胆星、石决明、朱砂、琥珀各15g,二丑30g,海螺50g。共研为细末,每服10g,白开水送服,每日服2次。 ⒅黑龙江中医药 1991;(2):“治癫证:羚羊角粉3g(吞服)、朱茯神、龙齿、灵磁石各20g,枳实、竹茹、陈皮、远志、菖蒲、天竺黄、制半夏各10g。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 ⒆吉林中医药 1991;(1):“治妇人梦交盗汗,心神恍惚,四肢乏力,饮食少进:琥珀(研粉另吞服)、羚角角粉(另吞)、人参、茯苓、白术、当归身、酸枣仁、陈皮、甘草、龙眼肉。剂量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 ⒇新医散(吉林中医药 1991;(4))治小儿肺炎:羚羊角粉、天竺黄、牛黄、白芷,硼砂、黄连、朱砂、雄黄各4g,天麻、橘红、胆星、枳壳、琥珀、玄参各10g,冰片2g。
同研为细末,装包,每包重2g。小于6个月每服1/6包,6个月~1岁1/4包,2~5岁1/2包,5岁以上每次服1包,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羚羊角,入厥阴肝经。肝开窃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而羚羊角能安之。
血者骨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瘰疬,产后血气,而羚羊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羊角能降之。” ②张璐《本经逢原》:“诸角皆能入肝,散血解毒,而犀角为之首推,故痘疮之血热毒盛者,为之必需。若痘疮之毒,并在气分,而正面稠密,不能起发者,又须羚羊角以分解其势,使恶血流于他处,此非犀角之所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