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毛杜鹃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05页(832字)
【概况】:
基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刺毛杜鹃的根或茎。
原植物 刺毛杜鹃Rhododendron championae Hook.
形态 常绿灌木、高2~5m。小枝被刚毛状长硬毛及腺毛。叶柄长8~12mm,密生腺状刚毛;叶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7~18cm,宽2.5~5cm,顶端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刚毛及柔毛。花序生枝顶叶腋,花梗长约1.8cm,密生粗毛;花萼5深裂,密生缘毛;花冠粉红色,狭漏斗状,长达6cm;雄蕊10,花丝下部有毛;子房密生粗毛。蒴果狭长椭圆形,长约3.8cm,有粗毛,果柄长3cm,有腺状刚毛。
花期4~6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61页.图427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和广西。。【药性】:
性味 涩、温。
功效 祛风解表,活血止痛。
主治 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浙南本草新编》:“治风寒感冒,流感,全身不适、关节疼痛:刺毛杜鹃30g,秤星树12g,白英、高粱泡、龙芽草各9g。水煎服。” ②《浙南本草新编》:“治头痛伴寒热、呕吐、食欲差者:刺毛杜鹃、大青根、野鸦椿各12g,石血、小叶三点金各9g,黄毛耳草6g。水煎服;重者加水蜈蚣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