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竹笋
书籍:中药辞海第二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08页(828字)
【概况】:
异名 竻竹笋(《岭南采药录》)。
基源 为禾本科箣竹属植物车筒竹的笋。
原植物 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又名箣竹(《笋谱》),竻竹、答黎竹、木篱竹、筥竹(《竹谱详录》)。
历史 《纲目》载:“刺竹笋生交、广中。丛生,大者围二尺,枝节皆有刺,夷人种以为域,伐竹为弓。根大如车辐。”以上记载符合本种。
形态 丛生高大竹类。秆高10~24m,径5~15cm,节间圆筒形,绿色,无毛,长约30cm,中空甚细,每节具多分枝,每枝之各节上生2~3刺。箨鞘革质,仅在基部被暗褐色毛,两枚箨耳近等大;箨片卵形;箨舌高3~6mm;叶6~8枚生于各小枝,叶片细长披针形,长6~20cm,宽6~20mm,先端渐尖,上面无毛,下面被微毛,次脉4~7对,小横脉不显着。花枝甚细长,无叶;小穗常密聚簇生于花枝各节,基部有糠屑状的小鳞片,长15~40mm,有4~12小花;小穗轴易折断。笋期5~6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44页.图30)
生境与分布 常生长于河岸边或山坡等地。
主产于中国华南及西南各地。。
【药性】:
性味 苦。
①《竹谱详录》:“甘、苦。有小毒。” ②《岭南采药录》:“苦。”
主治 竹木刺入肉。
用法用量 外用:调药捣敷患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岭南采药录》:“治竹木刺入肉:竻竹笋、酒糟、车前子、盐,同捣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