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肾子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88页(1293字)

【概况】:

异名 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

基源 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

原植物 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又名阿拉伯婆婆纳(《江苏植物志》)。

形态 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地面上,上部斜上,高15~45cm,质柔软。基部叶对生,无柄,上部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宽约1~2cm,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钝锯齿。花单生于苞腋,苞片呈叶状;花柄长1.5~2.5cm,远超出于苞片之外;花萼4裂,裂片狭卵形,长6~8mm;花冠淡蓝色,具放射状深蓝色条纹;雄蕊2;子房上位,柱头头状。

蒴果2深裂,状如倒扁心形,宽大于长,具网纹。种子舟形或长圆形,腹面凹入,有皱纹。花期3~4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339页.2764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边地角、郊外荒野、沟边及路旁。分布于中国华东以至西南各地。。

【生药】:

采集 夏季采收。

【化学】:

含4′-甲氧基黄芩素-7-O-D-葡萄糖甙、6-羟基木犀草素-7-O-D-葡萄糖甙、6-羟基木犀草素-7-O-双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Cosmosiin)、洋蓟甙(Cynaroside)[1]。花含二种花色甙,酸水解得飞杨草素(Delphinidin)、葡萄糖、β香豆酸[2]

参考文献 [1] CA 1985;102∶75691j [2] CA 1973;78∶156592r

【药性】:

性味 辛、微苦,平。

《贵州民间药物》:“平,辛,苦咸。”

功效 补肾壮腰,祛风止痛,截疟。

主治 肾虚腰痛,风湿疼痛,小儿阴囊肿大,疥疮,久疟。

①《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治肾虚,疗风湿。” ②《贵州草药》:“截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民间药物》:“治久疟:灯笼草(即肾子草)30g,臭常山3g。煎水服。”

单方应用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疥疮:灯笼草煎水洗。”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风湿疼痛:灯笼草30g。煮酒温服。

” ③《贵州民间药物》:“治小儿阴囊肿大:灯笼草90g。煎水熏洗患处。”

食疗 《贵州民间药物》:“治肾虚腰痛:灯笼草30g。炖肉吃。

上一篇: 下一篇:肾气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