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冬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483页(1142字)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小叶栒子的叶。
原植物 小叶栒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ex Lindl.,又名铺地蜈蚣(享利氏中国植物名录),小黑牛筋、地锅粑(云南)。
形态 常绿矮生灌木,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红褐色至黑褐色,幼时具黄柔毛,逐渐脱落。
叶互生,厚革质,倒卵形,长4~10mm,宽3.5~7mm,先端圆钝,稀微凹或急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或疏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叶边反卷;叶柄长1~2mm,有短柔毛;托叶细小,早落。
花通常单生,稀2~3朵,直径约1cm,花梗甚短;萼筒钟状,被稀疏柔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外面稀被柔毛;花瓣5,平展,近圆形,长与宽各约4mm,先端钝,白色;雄蕊15~20,短于花瓣;花柱2,离生,稍短于雄蕊;子房先端有短柔毛。果实球形,直径5~6mm,红色,内常具2小核。
花期5~6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36卷.图版21∶4-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500~4100m的多石山坡地,灌木丛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印度、缅甸、不丹,尼泊尔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化学】:
果、叶及皮含微量氰化物,枝含野樱甙(Prulaurasin)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7
【药性】:
性味 甜、微酸、涩,温。
有毒。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温,甜、微酸、涩。有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酸、涩,温。有毒。” ③《新华本草纲要》:“甜、微酸,涩,温。小毒。”
功效 止血,生肌。
主治 风湿跌打,刀伤出血。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治风湿跌打;叶:止血生肌,外敷止血。”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刀伤:外用适量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