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216页(1058字)

最高行政长官。宰即总管,相的意思是助,以其辅助帝王、统领群僚、总揽政务,故称“宰相”,又称“宰辅”或“宰衡”。“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但这只是泛称,而不是官号。事实上,除辽代曾将“宰相”正式定为官号外,“宰相”都仅是最高行政长官的一种泛称。这种官职起源甚早,据《尚书》记载,商朝的开国君主汤曾设二相,由伊尹和仲虺担任。西周初年,周公旦辅佐成王,被后代誉为“贤相”。春秋时代着名的政治家如管仲、晏婴、郑子产等人,行使的都是相权。战国时代,诸侯各国在国君之下分设相和将,分掌文武二柄。相代表文官系统,将代表武官系统,将相之间的矛盾,在蔺相如廉颇的故事中得到最生动的体现。秦王朝以后的两千多年,历代王朝虽然都设有“宰相”一职,但名称、权力、人数等都各不相同,如秦汉时代的丞相、相国、三公(大司徒、大司、大司空),唐宋时代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以及其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头衔,都是“宰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宰相”处理朝廷日常事务,直接向皇帝负责,故古代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说法。正是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宰相”的命运,既被皇帝倚为臂膀,又常被视为最危险的人物,历代王朝能与皇帝善始善终或成为“不倒翁”的“宰相”,真是屈指可数。相权和皇权始终存在着矛盾,相权过重,皇帝就可能被架空,因此历代皇帝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削弱限制相权。明代初期,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并宣布永远废除“宰相”一职,由皇帝亲揽政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行政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另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明成祖朱棣时,始以这些级别较低的大学士(都只有五品)参与机要,因其常在皇宫内的文渊阁中当值,故称“内阁”。明代中期以后,内阁权位渐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六部正副长官,二品)加大学士衔,内阁逐渐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主持内阁大政的首席大学士则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人称“首辅”。清代相沿,也设有所谓内阁,但参与机务者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内阁逐渐被架空。到雍正年间,内阁名义上虽仍然是最高级的官署,但其具体职掌却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等,军国要务由新设立的军机处办理,军机处便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军机处分满、汉两班,每班设领班一人,这位领班军机大臣也就相当于明代内阁的首席大学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