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都热依木·乌铁库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2页(1164字)
【生卒】:1923—1995
【介绍】:
维吾尔族着名诗人、作家、学者,生于新疆哈密。幼年失去父母,五岁起被经商于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来往于苏联、土耳其、阿拉伯、印度等国的开明人士提莱西收养。童年时在哈密就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1年至1939年,乌铁库尔在乌什、乌鲁木齐上完小学和中学,考入新疆学院,1942年毕业。这期间,诗人受到林基路、杜重远、茅盾等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的影响,抗日爱国热情十分高涨。他还通过留苏回国在学院授课的知识分子,接触了普希金、莱蒙托夫、阿不都拉托卡依等人的大量诗作和俄罗斯、阿拉伯、波斯文学。同时,除系统学习维吾尔古典文学外,对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也有较深的了解,为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2年至1948年,诗人先后任中学教师、编辑、《新疆日报》维文版总编。1944年至1945年曾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进监狱。解放后,在自治区文联及作协任职,后在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所长。乌铁库尔的文学创作始于1939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创作了不少抗日爱国题材的作品,刊登在《新疆日报》等报刊上。主要有剧本《一滴血》(1941年)、抒情长诗《渴望新中国》、《汹涌澎湃的生活》(1942年)等一批短诗,1943年与黎·穆塔里甫合写了大型歌剧《青牡丹》等。1946年诗人的第一部诗集《心底沉默》在兰州用维文出版。1948年,第二部诗集《塔里木河畔》用维文在南京“阿尔泰”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在文学界引起很大反响。1949年诗人完成了讴歌人民为自由、民主进行斗争,被喻为现代维吾尔诗歌王冠的叙事长诗《喀什噶尔之夜》。该作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活动及自治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评选中均获一等奖。1986年诗人的第三部诗集《人生的征途》问世,又一次震动诗坛。他的诗作不仅为维吾尔现代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而且成为许多中外学者的研究课题。如,90年代初,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博士生乌利亚女士以《乌铁库尔诗歌研究》为题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80年代起,乌铁库尔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在翻译、研究11世纪维吾尔优秀文化遗产《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的同时,撰写发表了一批极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出版了学术专着,并应邀去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此外还翻译出版了李白、杜甫等古典诗人的作品以及《蔡文姬》、《刘胡兰》、《李自成》(合译)等许多文学作品。诗人在其晚年带病坚持创作,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出版了以1912年铁木尔·哈力法起义及1931年哈密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足迹》(1984年)、《苏醒了的大地》(第一部1988年、第二部1994年),为维吾尔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树立了典范。1995年10月5日,乌铁库尔因病在乌鲁木齐去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