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四清真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49页(1043字)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牌楼南侧。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为明代后军督都府督都同知陈友(穆斯林)捐资兴建。明代宗朱祁钰于景泰元年(1450)御题“清真寺”三字。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曾在现垂花门处修建双层圆顶唤醒楼。清光绪末年因地震圮毁。其铜顶仍保存于寺礼拜殿抱厦内。该铜顶直径61厘米,高78厘米,铜顶内壁铸有阳文“成化丙午年造”六个大字。寺院大门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主体建筑礼拜殿位于西端,殿前为三楹抱厅,殿门横楣悬匾额一方,上刻《古兰经》文:“一切清真寺均为安拉所有”的凸形金字。殿高15米,面积500平方米。东面统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典雅,为中国宫殿式建筑。殿内二十根直径为48厘米的红漆木柱,均饰以赤金绘制的荷花。殿中央的横梁上有金色的《古兰经》文,为精湛的库法体。楣间悬一明代匾额,书阿拉伯文“台斯米”。窑殿为砖砌圆顶,为无梁结构,下是三个凸窑,七个拱门。面向前方的三个大拱门,楣间雕以金色的《古兰经》文,窑顶中心有圆型彩色阿拉伯文赞词。殿前抱厅南侧树一明万历年间的百字赞碑,高90厘米,宽60厘米。碑文赞颂了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碑背面刻有阿拉伯文的“台斯米”和汉文“理本无极”。该寺建有南北讲堂、沐浴室和藏有伊斯兰教经典与文物的图书馆。馆内有历代手抄本经典,其中有若干部二三百年以上的经典;还有一部近七百年的《古兰经》孤本,书写者为穆罕默德·伊本·艾哈迈德,写于伊斯兰历七一八年(1318)。全书字体刚劲,结构谨严,每个段落都以金汁描成图案,其书被誉为“世界罕见珍品”。馆内还有一块直径30厘米的圆型明瓷牌,有白底蓝字阿拉伯文“清真言”,还有明清铜香炉及炉瓶三设等。该寺历来是北京伊斯兰教文化活动中心。我国着名的大阿訇松亭、张子文、杨宝斋、马树田、杨品三等均曾任该寺教长。1926年定希程(湖北人)在该寺创办清真中学。1929年“成达师范学校”由济南迁来该寺。1936年该寺成立了“福德图书馆”。1947年成立了“北平伊斯兰经学院”。该寺还出版过《月华》旬刊、月刊、六日刊和《回民大众》等刊物。解放后,北京人民政府在该寺举办过“少数民族政治训练班”。该寺曾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现为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办公地点,现有阿訇七人。1952年和1974年,人民政府先后拨巨款对该寺进行大规模修缮。该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已成为中外穆斯林宗教活动和参观访问的重要场所。

上一篇:爆肚 下一篇:北京回回珠宝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