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61页(297字)

公元14世纪初,居住在天山南北和中亚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部落,广泛使用一种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影响下形成的书面语言,由于这种书面语言最先在察合台及其后裔所统治的地区形成,故称“察合台文”。察合台文是从哈卡尼耶文演变而成的。这种文字采用了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又从波斯文中借用了4个字母,共有32个字母。察合台文从右往左横写,与哈卡尼耶文相同。字母分单写、词首、词中、词尾四种形式。察合台文中的有些字母专用于拼写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与哈卡尼耶文相比,察合台文的元音辅助符号常省略不写出,故在释读时,不仅只靠文字的功夫,还要靠语言的熟练程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