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姆塞木千佛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295页(424字)

新疆佛教艺术遗址。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东北约45公里处,确鲁达格山的森姆塞木沟谷的悬崖上,系以一座大型寺庙为中心开凿于两山腰上的千佛洞。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姆塞木”为维吾尔语,“细水流出”之意。约始建于公元5世纪,废弃于8世纪左右。现已编号的洞窟有54个,散落在直径约700米的圆形冈峦之上,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区,窟形完整的有30个,其中仅13个窟中保存有壁画。洞窟多为支提窟,窟形主要有中心柱窟、大像窟和方形窟,其中最多的是套斗式方形窟,毗诃罗窟很少。壁画内容以因缘故事为主,有大量龟兹供养人和数量众多、形象生动的各种动物画,本生故事已退居次要地位。在绘画技法方面,采用墨线造型的艺术手法增多,人物画的轮廓线,采用铁线描法的同时,出现了类似游丝描的运笔方法。从森姆塞木千佛洞一期大窟的雄伟气魄与中区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地面寺院遗址和高大了望台遗址来看,当为古龟兹东境最大的一处千佛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