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413页(969字)

位于新疆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焉不拉克村旁,地处沟间台地,与焉不拉克古城相距约百米。地理坐标:东经92°49′14″,北纬43°1′52″。海拔808米。1962年7月11日,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黄文弼在这里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在城内外开挖探方3个,在墓葬区发掘古墓14座。1986年,新疆大学历史系文博干部专修班又在这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共发掘古墓76座。发掘表明,墓葬多呈长方形,亦有椭圆形和方形,方向基本为西北-东南向。根据墓葬的叠压关系、形制结构、葬式和随葬器物分析,墓葬可分三类:一、规模较大的竖穴二层台墓,墓中多人合葬,一墓最多者有9人,少数是单人葬。完整的人骨葬式基本是左侧屈肢,头向东南。随葬品较多,主要有陶钵、豆、腹耳壶和单耳杯,同时还有单耳小杯、单耳罐、双耳罐、碗和木盘、木桶及小件铜器、铁器等。彩陶数量较多。死者主要是蒙古人种,欧洲人种只占少数。二、较简陋的竖穴墓。无二层台,墓壁多是生土壁,少数是帖立土坯,或生土与土坯混合壁。基本是单人葬,多人合葬墓很少。完整人骨的葬式多为向左屈肢,但上体姿势和头向变化较多,无定式。随葬品较少,主要是单耳小杯、单耳罐和双耳罐,同时也有钵、豆、腹耳壶、单耳杯和木盘、木桶以及小件铜器等。彩陶数量较少。死者有蒙古人种,也有欧洲人种。且欧洲人种有明显的增加。三、地面上的土坯墓。有大小之分,大者垒砌规整,土坯多错缝,用泥勾缝;小者简陋,仅用几块土坯围立而成。个别的在浅穴边缘上再砌土坯。葬式及随葬器基本与第二类相同。第一类的典型器物陶钵和陶豆已不存,彩陶很少。焉不拉克一、二、三类墓葬是相互连续的,第一类最早、第二类次之、第三类最晚。墓葬中,共发现七件铁器,其中一件是弧背直刃小刀,一件是菱形剑尖残段,还有一件是圆形戒指,其他四件已残碎成小块,器形难辨。另外,有一件绕成几圈的铜耳环,其下部垂一小铁环。这些铁器,虽数量不多,但却有生产工具(刀)、武器(剑)、装饰品(戒指和耳环)等,且都是出自时间最早的第一类墓葬中。可见焉不拉克墓葬文化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其绝对年代,据碳14测定,第一类约为公元前1300年左右,第二类为公元前785年,第三类为公元前565年。是一处相当于我国中原地区西周春秋时期的墓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