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东北内蒙古地区卷》第86页(358字)

沈阳故宫的早期建筑,故宫东路的主体建筑。创建于1625年,原称“大殿”。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依照努尔哈赤在辽阳东京城建造的八角殿形式改建,定名“笃恭殿”,康熙时始改为大政殿。是清军入关前,皇帝举行大典及与群臣议事之所,清军入关后皇帝东巡也多在此举行朝会典礼。此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式建筑,大木架结构。下为高约1.5米的须弥座台基,绕以青石雕栏,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面,各有“踏跺”伸出,通连平地。殿身8面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周围出廊,支有朱漆圆柱18根。正门前两柱图像尤为不凡,上蟠金,昂首舞爪,形象生动。殿顶黄琉璃反镶绿剪边,重檐上下顶各有8道五彩琉璃垂脊,上通宝瓶火焰珠顶。整个大殿采用结构复杂的“彻上明造”,梁枋斗拱,降龙藻井,彩绘天花,均极精致。

上一篇:大召 下一篇:大倧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