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21页(366字)

又名田林壮剧。壮剧之一。流行于广西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和乐业等地,这些地方属壮语北部方言,因而得名。清乾隆年间,田林县旧州艺人开始用壮语和民歌(八音伴奏)坐唱土戏,称为“板凳戏”;后到屋外演唱,称为“游院戏”;到广场演唱,称为“地台戏”。乾隆十一年(1746),隆林县扁牙艺人韦应章建立土戏“同盟班”。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旧州艺人成立“城班”,开始搭台演戏。所演唱的剧目较完整,行当齐全。经过几个阶段的孕育,逐步形成了北路壮剧。其音乐唱腔在原来《正调》(田州民歌调)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某些民间音乐,发展为《老汉调》、《哭调》、《梳女调》等形式。伴奏乐器有葫芦胡、骨胡、笛子、三弦等。在表演上有独特的身段、步伐、手法,武打用南拳,旦角摆手转踏而唱,舞扇技艺别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