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65页(327字)

仫佬族家庭烧火、取暖的生活设备。罗城四把、东门一带的仫佬族家庭一般不设厨灶,只在堂屋中掘地为炉,称地炉。即便是设厨房的人家,也用地炉。地炉一般设在堂屋的左侧。其构造很简单,仅在地上挖个坑,用砖铺底,架上炉桥,再砌炉膛。炉膛深尺许,膛径5寸。炉膛前挖一煤灰坑,上盖活动板。炉旁安一水坛子,坛口与地面平。坛中热水常存。炉子砌成后,用泥土填平炉子周围的空隙,表面打上一层三合土即成。地炉整年炉火不熄,用以煮饭、烧水、取暖、去潮、烘烤,功能多样。该地区多煤少柴火,群众很早就以煤为燃料,创造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地炉设备。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田汝成所着的《炎徼纪闻》中就有仫佬人“掘地为炉灶烧白炭”的记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