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84页(296字)

又称土俗字,现定名为古壮字,是壮族古代文字。据学术界认为创造于唐代,是仿汉字六书法创造的。有象形字,如“3”(坐)、“3”(站);也有会意字,如“”(上面)、“呇”(泉);还有形声字,如“伝”(人)、“岜”(山);以及借音字,如“斗”(来)、“丕”(去)等4种类型。自唐代以来,方块壮字一直流行于壮族民间,用来记录人名、地名、民歌、传说、故事、刻碑、写契约等。在壮族文化史上方块壮字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文字没有统一和规范,直到近年,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编纂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完成了统一规范的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