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01页(512字)

土家族原始氏族公社型经济生活。土家将围猎称作赶仗,亦称撵肉,即“驱虫于沮,逐豹于山”,为原始氏族公社主体经济形态之一。此遗风长期滞留于土家族经济生活中。明《蜀中广记》载,秀山平茶长官司,土民“性好捕猎”,酉阳土民,“暖则捕猎山林,寒则散处岩穴”,石耶土民“佩长刀而捕猎”。清乾隆《永顺府志》“风俗”载:土民,“每冬狩猎,谓之‘赶仗’,先令舍把头目等视虎所居,率数十百人,用大网环之,旋砍其草,以犬惊兽,奔者则鸟铳枪立毙之,无一脱者。”这虽是纪录清代土家围猎情况,却是原始氏族公社围猎的影姿。土家“赶仗”,分猎物有个规定,俗叫“山上撵肉,见人有份”。常在祭祀媒山猎神后,进行分肉。例如,打得一只野,打第一枪或投中第一梭标的,称“头彩”,分野猪头、兽皮;打第二枪或刺第二梭标的,叫“二彩”,分一条颈项肉。野猪内脏煮熟,大家吃一餐;带猎犬,查野猎脚迹的分四肢小腿,其余的肉,按人均分,有多少人砍多少块,不须称斤论两,放至簸箕里,排成圆圈,上面盖好,将吊肉的棕叶露在外面,分肉人按次序排好,依次轮取哪份,就拿哪份,不能挑选,不计肉的轻重肥瘦、骨头多少,实行原始氏族公社大均分。

上一篇:赶阴圩 下一篇:岗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