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11页(548字)

亦称镇南关之役。中法战争中的着名战役。1884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后,清军主和派将领、时任广西巡抚的潘鼎新(?-1888)所率清军主力节节败退,放弃谅山,退入镇南关,敌军气焰嚣张,扬言很快就要打入镇南关,形势十分危急。1885年2月13日,爱国将领冯子材(1818-1903)率领萃军到前线作战。3月23日,萃军在镇南关内关前隘地方(今属广西凭祥市)与法军决战。萃军在当地壮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壮族英雄蒙大(约1840-?,亦名蒙恩士,凭祥人,冯子材曾在他家住过)所率领的壮族民兵敢死队400余人埋伏在关前隘大桥与摩沙地方伏击敌军,使敌军阵营发生混乱,萃军乃乘势冲击、追歼,很快就大获全胜。此役,中国军队共击毙敌军士官数十人,士兵200余人,缴获军械弹药不计其数。清军乘胜追击,一举而光复谅山,从而扭转了整个局面,中方成了战争的胜利者。可是,在以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的干预下,4月7日,清政府强令萃军宣布停战。5月,清廷又与法国在天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亦名《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声明调回在越南的中国军队等等,战胜的中国反而成了战败者,充分显示了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

上一篇:关卡 下一篇:关仁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