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229页(373字)

仫佬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侗语最接近。分布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附近地区。内部比较一致,除罗城东北部岸一带的仫佬话与别处差别较大外,都能互相通话。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有8个,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促声调又往往按元音的长短而异其调值。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都比较发达,有前腭化和后腭化两套。浊塞音声母仅是残存现象。有送气清塞音和清化鼻边音声母。元音音位比较多,部分元音分长短。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居中、宾语在后。定语除数量词外一般在中心词之后。受汉语影响,出现一些新的语音和语法结构形式。词汇中有一定数量的词是本语族语言同源的。与侗水语支语言同源的词多于其他语支的语言。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也有少量壮语借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