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392页(924字)

土家族祭祀舞蹈。为祭祀土王跳的群体祈祷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佑一方清泰的舞蹈。清光绪《山县志》载:“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亦称土王祠),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锦被、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之摆手。”龙山、永顺等地土家村寨,在明代、清代修有大小不同的土王祠,其中最大最壮观的土王祠,则为永顺土司城的土王祠,其祭祀土王最隆重,跳摆手最热闹。跳小摆手祭祀时,祠庙前坪坝中央,竖立一根高桅杆,杆顶悬挂着腾云的龙、展翅的凤、长啸的三种湖蓝色旗幡,四周插上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灯牌。旗杆下,用方桌拼摆成一个台子,台上置放鼓锣,四周用彩旗围住。祠堂里挂三笼帐子,象征原始洞穴。神柱挂满野毛、狐狸尾、锦鸡冠、麂子脚、野皮、飞禽走兽皮毛蹄壳。神桌上摆满糯米糍粑、糖馓、头、猪腿、猪血,中央置放虎皮,最好能是只全虎等供品。山寨男女老少,穿上民族盛装。中青年男子挎着弓弩、背着鸟铳、腰间吊挂着装满火药的角,显示为远古猎手矫健的英姿。妇女中尤其是燕尔新婚的新媳妇,打扮得格外华贵,脚穿精心绣制的花鞋,身着艳丽服装,颈项佩挂银项链,手戴玉镯,耳垂金环,髻插金簪银花。按祭祀古规,新妇享受三天优厚待遇,由其陪同主祭掌坛师奠酒祭祀,领衔跳小摆手舞。入夜,当祠前坪坝旗杆下方台上咚咯嘡鼓锣响起,立即点燃围绕坪坝四周扎的竹篙火把、灯牌,燎火将坪坝照耀得如同白昼。人们围着旗台,男外圈、女内圈,手拉着手,踏着鼓点锣拍,摇摆发喊,边唱摆手歌边摆手。基本动作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手脚同边,显得自然和谐。每类摆的舞蹈,多为模拟性动作,如农事生产动作、动物动作等等。每跳完一圈,摆完一种图案,又换一种动作,各种动作连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反映一种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在摆手类别上,单摆要有下沉感,双摆要轻松自如,牵手摆则手向前甩时,肩稍向前送。全部舞蹈动作,皆以臂带动全身,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小摆手舞蹈最大的特点是群众性,其规模之宏大,场景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篇:肖重望 下一篇:小摆手歌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