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狄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7页(512字)
春秋时狄人之一部,亦称“白翟”。一说狄人信奉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白狄居西,以尚白、着白衣而得名。周初游牧于陕北高原(今延安一带),与赤狄隔黄河而对。后部分进入晋西北汾水以西地区,与华夏诸侯秦、晋为邻。初受赤狄役使,随赤狄建北狄国家,向东扩展,不断与华夏邻国发生冲突。因地域关系,与晋国交往密切。晋献公娶白狄狐突女为妻生重耳(文公)和夷吾(惠公)。狐突及二子狐毛、狐偃(子)均为晋国大夫。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内乱。翌年,重耳随舅父狐毛、狐偃逃入白狄避难12年。狐氏为重振晋国,成就晋文公之霸业多有建树。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翌年,晋国攻之,酋帅白狄子被俘。北狄随之分裂。周定王六年(前601),白狄脱离赤狄投附晋国。旋华夏诸侯击灭赤狄,白狄成为秦晋争霸中的中间势力。或助秦攻晋,或助晋攻秦,或保持中立。后因受秦国威胁,又有晋悼公“和戎之策”,开始东迁,进入山西、河北地区,有鲜虞、肥、鼓、仇由等支。周景王时(前544-前520年),肥、鼓为晋所灭,而鲜虞势力强盛,屡败晋师,并于春秋末年建立中山国,雄居于诸侯之列。
上一篇:白城市博物馆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