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47页(618字)

西藏夏尔巴人祖先从康区塞莫岗向西迁移的历史事件。《夏尔巴先祖世系》载:“董族后裔在康地经历了一个时期,由于格萨尔王率兵对霍尔及索波和堆域等地发动长期战争,于是以前之米钦查巴(即格尔杰后裔)等等康地之大多数人,遂即逃亡漂泊”。董族分出来的家族,由于宋代格萨尔王发动战乱,而被迫离开康地塞莫岗。董族后裔的这次西迁,包括康地木雅的米钦查巴所有亲属、康地洛扎查阿的喇嘛衮巴噶玛所有亲属、康地冈托克亢木达的喇嘛嘶巴所有亲属,以及康地乌尼塔梅所有的亲属。西迁取道羌塘前往拉萨。这次迁移中,还有堤米、康地佳莫查的佳巴、达波人、颇拉人和仲巴及冬波、温巴以及娘族等人。上述这些都是不同的家族或种姓,像斯巴就是娘族,在康地发展成为夏尔巴斯巴家族。因此,这次西迁是一次以董族为主的许多家族的较大规模的迁移。这些西迁者,在羌塘的桑甸却灵一带曾短期游猎,然后依次前往上部地区(指卫藏一带),并在定日朗阔等居住了一些年代。另外,堤米和斯巴家族亲属则住在定日的尼玛拉雅扎孜宗。居住在定日的这些迁移者,被称作“康巴人”,这表明了他们的来源。在定日一带居住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夏尔巴佛教史》载,西迁的康巴人中有六个最早随同迁移的喇嘛,其中桑瓦多杰及隆桑二人“继承了康地岗托巴的教法传承”。康地岗托寺(或译迦妥寺)始建于12世纪的北宋,地在白玉县境,属塞莫岗范围。这些康巴人大约在元明之际还住在定日(包括拉雅)境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