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52页(928字)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北部与神农架林区相邻,东部与宜昌接壤,南、西、北三部分别与湖南和四川交界,面积2.4万平方公里。1983年12月1日成立自治州,辖六县二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恩施市。该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汉族等民族。总人口据1997年末统计为374.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9.8万,占人口总数的48%。该地在汉代属荆州南郡、武陵郡,三国时期属于沙渠县,晋朝开始建县,北周置业州、乐乡县,隋朝置清江、建始、巴东等县,唐代隶属施州,宋置散毛宣抚使司,元明时期置施南道宣慰使司、容美土司。清朝设置利川、来凤、宣恩、鹤峰、咸丰等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在这里建立五个县的苏维埃政府。1980年5月曾在鹤峰、来凤建立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地形属鄂西南高原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山间溪谷深邃。除境南鹤峰、来凤两县属酉水、溇水流域,与湘西连成一片外,全境属清江流域。巴东在巫山之东,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就在其附近。在鄂西南的大山区中有恩施、宣恩等河谷盆地,为农业区。山区山势高耸、气候较寒冷。境内宜林地广阔,活立木蓄积量大,植被良好,素有“鄂西林海”之称。经济林以桐、茶、漆、药、果为代表。利川毛坝生漆名冠全球。来凤金丝桐油被评为全国第一。宣恩伍家台贡茶曾获康熙皇帝“皇恩宠赐”的金匾。长江、清江、酉水、溇水河谷盆地盛产品质优良的甜橙、麦橙、蜜橘。这里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华中药库”。其中较大面积栽培的有五十多种,有驰名中外的板党、窑归、黄连、厚朴等一批名贵中药材。矿产储量大,已探明的矿产有六十多种。居全省第一位的矿藏有:铁矿、磷矿、煤矿、硫铁矿、石灰石、耐火粘土、天然气、石煤。电力总装机21万千瓦,220千伏输变电线从恩施直通华中电网,110千伏线路与六县二市贯通。经过解放后四十多年建设,全州已初步形成烟草、医药、化工、建材、机械、电力、冶金、纺织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以烟、茶、果、林、牧为主的林特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首府恩施为自治州的山区要镇和交通枢纽,全州拥有公路八千多公里,连结南北东西的两条国道纵横交错贯穿全境;恩施至武汉航线每日民航班机往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