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65页(706字)

秦汉至北朝在中国东北部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朝鲜三国时期的国家。一作高句骊、句丽或高丽,属秽貊系统。汉武帝时置玄菟郡,属县有高句骊,因族名县。高句丽于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建国。高句丽建国后,仍属汉玄菟郡。王莽时,因高句丽不听命,更名为“下句丽”,以辱之。1世纪中叶,高句丽王宫在位时兵力复振扩张甚盛,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高句丽王遣使朝贡,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关系。2世纪末,汉政局混乱,公孙氏在辽东割据自立,乘高丽统治者争夺王位之际,于献帝建安九年(204)出兵攻破其王都,迫使新王伊夷模东迁至丸都城(亦称国内城,今吉林集安)。伊夷模死,曾孙位宫立。位宫扩充武力,向西发展,魏正始三年(242)为魏幽州刺史毋丘俭所破。七年(246),毋丘俭攻下丸都,刻石纪功而还。十六国初,高句丽与前燕争战不已。341年,前燕主慕容皝大败高句丽,毁其国都丸都城。高句丽王钊奔逃,后为百济所杀。高句丽国力一度大衰。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南北朝时,高句丽一直与北朝各王朝通使往来,奉表进贡方物,接受册封。北魏一代,凡高句丽王嗣位,一般皆拜封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或有加使持节者。北齐废帝乾明元年(560)封其王为高丽王,自此改称高句丽为高丽。隋建立后,与高丽多有战事。开皇十八年(598),杨坚命汉王杨谅伐高丽;大业七年(611)、九年、十年,杨广三次亲征高丽,均未果。唐贞观十九年(645),李世民亲征高丽,双方互有胜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唐将李勣率大军攻占平壤,高丽亡。其余众后分别归属新罗、靺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