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102页(489字)

古代汉民族的自称,也可作为中国的国家和地名的称谓。又作“诸夏”。最初“华”与“夏”分用,“华”意为“荣”(《说文·华部》),“夏”意为“中国之人”(《说文·攵部》),“中国”乃“中原”之意,又有“大”之意。古人常以“夏”与“蛮夷”或裔对称,又常以“华”和“夷”对称。“华夏”连用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系指地名。后“华夏”、“诸夏”、“华”、“夏”等混用,虽亦用于地名之指,但更多已用于族名。相传黄帝族为华夏族始祖。后黄帝族与炎帝族结成部落联盟,由黄河流域逐渐向周边扩展,与羌、夷、戎、狄、苗、蛮等族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到夏、商、周时期,又逐步与北方的鬼方、猃狁,南方的三苗、楚荆,江淮一带的庸、卢、彭、濮、巴、蜀、微等诸多族属之一部或大部,通过杂居、通婚、联盟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互相融合,华夏民族正式形成并不断扩大。华夏族形成时间有多种见解,分别有原始社会、商代中期、西周中期、东周初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等说。华夏族在经过进一步发展,融合了更多的其他民族后,至汉代演变为汉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