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143页(1221字)

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由傣族勐卯思氏所建立的民族政权。麓川即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遮放及瑞丽江南岸一带地。11世纪,德宏及其邻近地区,出现了木邦、勐养、勐卯和勐底四大部落,并组成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憍赏弥国”,这个联盟中的勐卯部,就是麓川。元朝初年建立金齿六路时,把勐卯建为麓川路,所以称勐卯为麓川。据用傣文写成的勐卯历史——《勐卯思氏谱牒》记载,麓川统治者的传位世系,始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其时芳罕为勐卯主,在位52年。元武帝至大元年(1308)传位与子罕好,迁都于“元南隅城”,其地在勐卯之西北隅。罕好在位20年,卒,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其子罕静法继立。元至顺元年(1330)罕静法遣使向元朝进贡,授职为麓川路总管。罕静法在位12年,于1340年卒,无嗣,由四大臣管理地方,他们物色到一个打英雄,共推为麓川主,命名“思可法”。在思可法的治理下,麓川勃兴,先后兼并了德宏境内的傣族各部,成为云南西部傣族地区的封建大领主。其统治中心在勐卯南(今瑞丽江南岸的南坎)。德宏境内的傣族各部,自元初建立金齿六路总管府之后,曾陆续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思可法兼并了各土司区域,势必与元朝中央封建政权发生矛盾。元朝对于思可法政权时征时抚,征抚皆无功。元朝只好招降那些屈从在思可法兵力下的各土司,企图孤立思氏。思可法虽然接受了招抚,但朝廷不能使他把侵占的地区归还原主,只好置平缅宣慰司,任命思可法为宣慰使,进行羁縻统治。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思可法卒,子思并发继位,在位八年卒。子思洪法立,迁居每塞弄,在位仅一年,从父昭肖法杀之自立。洪武十四年(1381),昭肖法为盗所杀,族人立其弟思瓦法。思瓦法统兵入侵南甸时,其部属杀之,立思可法之孙思伦法为麓川主。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平云南。两年后,思伦法遣部酋献方物,并上元朝所授宣慰司印。明将元所置麓川、平缅两地合建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以思伦法为宣慰使。思伦法虽归附明朝,但却积极扩张势力,兼并了车里、元江、景东以外的所有傣族地区。洪武十八年(1385),思伦法侵占景东,揭开了明朝与麓川之间战争的序幕。洪武二十一年(1388)定边(今南涧县)战役后,思伦法元气大伤,不得不请降。三十年(1397),麓川内部发生变乱。变乱平定后,思伦法势力一蹶不振。明廷乘机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永乐十一年(1413),思伦法子思任法立。思任法表面上与明朝通好,实际上却在不断扩张势力。正统六年至十四年(1441-1449)间,明朝三征麓川,分其地设置陇川宣抚司、遮放副宣抚司、勐卯安抚司。思氏后裔虽割据勐养,但仍多方争取归顺朝廷,曾于景泰二年(1451)、七年(1456)两次向明廷进贡,交纳差发银,但明廷不纳,并拘留使者。天顺时(1457-1461)又多次朝贡,朝廷仍拒绝不纳,使得勐养长期陷入纷乱中,终于使这大片土地沦为异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