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仇池国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223页(641字)
两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在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东汉末年以来,趁关陇纷乱之机,氐族中的一支,略阳清水氐人杨腾(一说杨驹),率部徙至仇池。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氐族豪强杨茂搜自路阳率部4000家,还保仇池,以此地为政治中心,建立了政权。史称“前仇池国”。其疆域主要在今甘肃武都东南部、四川平武一带,保有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武都(今甘肃成县西)二郡,并曾东克梁州(治今陕西汉中)、西城(今陕西安康西)。371年,为前秦所灭。杨氏率氐羌及部分汉人继前仇池国之后,又先后以历城(今甘肃成县北)、葭荫(今四川广元东南)、武兴(今陕西略阳县)、阴平建立了后仇池国(385-443)、武都国(447-477)、武兴国(478-553)、阴平国(447-580)。隋大业元年(580)为北周杨坚所灭。前仇池国政治制度颇受匈奴影响,比如杨茂搜初建仇池国,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晋建兴元年(313)朝贡于长安,愍帝拜其为“骠骑将军、左贤王”。将军称号,属魏晋职官体系,而“左、右贤王”属匈奴官制。前仇池国居民有氐、羌、汉等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猎牧。该国山川险阻、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物产丰富,又可“煮土成盐”,其甲兵甚利,士兵身着“犀革”,坚利异常。氐族杨氏为自身利益考虑,政治上忽而降南拒北,忽而降北拒南,时而独立,时而南北俱降,达到了割据自雄的目的,对仇池地区生产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上一篇:前秦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