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面条食品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233页(674字)

回族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其制法分煮、蒸、炸、烩、烤、煎、烙和炒。常见的面条类食品就有汤面、拌面、炒面、烩面等类。面条类食品,因做法、佐料、用料、形态、大小、长短、浇汁等的不同,又各有几种或十多种吃法,如兰州拉面,粗粗细细,宽宽窄窄,花样繁多,可拉出“一窝丝”、“二细”、“韭叶”、“大宽”、“小宽”、“荞麦棱”等近20个品种,具有一清(汤清)、二白(面条白)、三红(油泼辣子)、四绿(香菜)、五香(味美)的特点。又如面片,是千百年来回、维吾尔等各族人民居家饮食中的常食,早在1700多年前被文人学者描述为“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垂涎于下风,童仆空噍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既闻香而口闷,亦见色而心迷”的“汤饼”,即面片,虽在中原失传,但被西北回、维吾尔等各族人民继承下来,又回到了中原。内地的耳朵面,是地道的清真食品,元代史书“回回食品”中称为秃秃麻失,当时的“回回”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包括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11世纪的维吾尔族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其《突厥语大词典》中明确指出它是突厥人的名食之一。陕、甘、宁、青等地区的回族等各族人民叫它为“秃秃麻失”,也有叫“秃秃麻斯”、“秃秃麻”、“麻食”的,有的地方叫“猫耳朵麻食”。其实,它是中国清真面条类食品中最古老的食品。它与雀舌面、拉条子、清汤肉面、面片、牛()肉泡馍等具有民族特色、伊斯兰传统和乡土风味,是清真面条类食品中的佼佼者。清真面条类食品历史悠久,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香美等特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