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拔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298页(580字)
一作拓跋氏。
①古部落名。鲜卑的一支,以部为氏。原居于大鲜卑山一带,即今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近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嘎仙洞中,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太武帝拓拔焘派李敞祭祖时刊刻于石壁上的祝文,进一步证实了此点。其部众原以牧猎为业,后进入中原,农业日趋发展。拓拔郁律时,“控弦上马,将有百万”,雄于北方。拓拔什翼犍建国三十九年(376),为前秦所灭,部众被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别属匈奴独孤部刘库仁和铁弗匈奴刘卫辰管辖。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拔珪复国,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迁都洛阳。
次年,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二十年,改姓元氏,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汉化。其疆域东起辽西,西至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
永熙三年(534),分裂为东西魏。后东魏为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北齐取代,西魏为鲜卑宇文氏所建北周取代。拓跋贵族在北齐、北周乃至隋、唐政权中,官居高位者甚多,入隋唐后,其部众逐渐与汉族等融合。②唐代党项羌部落名。
依部落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其原居地在今甘肃迭部至四川松潘之铁巴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