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司制度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428页(529字)

龚荫着,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32开,1470页。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土司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及衰落,不仅搞清了全国设置土司的情况,并对每家土司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做了恰当的评价。作者认为:1.元明清王朝实行土司制度后,改变了以前西、南部少数民族各自为政的涣散局面,再没有出现过汉、唐、宋代那种地方性割据政权;元代之后封建王朝对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完整和统一;2.实行土司制度后,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较为安定;3.实行土司制度后,有利于内地与边疆各民族的经济交往,有利于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及优良作物的传入,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生产发展;4.实行土司制度后,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思想交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以说,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向心力,是在元明清时期才完全形成并不断增强的。

全书2部分,“土司制度概论”部分论述了土司制度的起源、开始及其历史作用;“各省土司纂要”部分介绍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海南、湖南、湖北、甘肃、青海、西藏的土司。书前有曜序和作者叙言;书后有《全国土司总表》,王叔武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