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二陈丸(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7页(805字)

本品由姜半夏200g,鲜生姜、茯苓、橘皮各100g,甘草(蜜炙)50g组成。

有除湿化痰、调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痰饮咳嗽,胀满呕恶、头晕心悸。

方中半夏性燥而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主;陈皮辛苦而温,理气健脾,祛痰除湿为辅,茯苓、鲜生姜健脾利湿,断其流,竭其源,则湿无所聚为佐药;甘草和中补脾,且制半夏为使药。

本品米黄色,味微甘而辛,为水丸剂。

口服,1次15g、1日2次,饭前服用。忌食油腻厚昧。

密封保存。 各家论述 吴镈《医方考》:“湿痰为患,此方主之。湿痰者,痰之源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胃不能克制,停于膈间,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曰饮,稠则曰痰。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是方也,半夏辛温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汪昂《医方集解》:“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 临床报道 ①用本方加益智仁,共研细末,日服1次,每次3~5g,服时加适量红糖拌和冲服,用于治疗小儿流涎症,疗效颇为满意[1]。 ②二陈汤在儿科临床上的运用。临床上用来治疗儿童痰火上扰,胃脘痛,小儿湿痰,新生儿呕吐,获得满意疗效[2]

③现代多用于治疗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美尼尔氏综合症,其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炎,抗变态反应,镇咳,祛痰,平喘,止呕吐,调整胃肠功能[3]。 ④单纯用本方治疗重度甲状腺肿(瘿气)7例,痊愈5例,好转2例[4]

参考文献 [1]新医药学杂志 1977;(10):38 [2]辽宁中医杂志 1987;11(7):35 [3]新医学 1984;15(3):164 [4]浙江中医杂志 1966;(1):22

上一篇:二花莓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