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大麦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83页(2277字)

【概况】:

异名 (《广雅》),保麦、麦(《别录》),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要》)。

基源 为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大麦的果实。大麦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历史 始载于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麦,惟皮薄尔。

”《别录》中列为中品。

唐苏恭《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亦均有收载。

形态 越年生栽培作物。

秆直立,粗壮,光滑无毛。叶鞘松弛抱茎,常无毛,两侧有披针形叶耳;叶片长9~20cm,宽6~20mm。穗状花序每节着生3枚发育小穗;小穗长1~1.5cm(芒除外);颖线状披形形,外被短柔毛,先端常延伸为长8~14mm的芒;外稃具5脉,先端常延伸成8~15cm的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颖果成熟时粘着于稃内,不脱出;其易于脱出稃体者名“青裸”。花果期5~6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189页.图314)

生境与分布 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

分布于全世界的温带或亚热带山地或高原地区。

采集 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鉴别

性状 果实略呈梭形,两端细狭,长8~15mm。直径2.5~4mm。

内外颖狭窄,披针状线形,膜质,具短芒,芒多数已掉落;外稃背面浑圆,具5脉,先端长芒全部断落;内稃较外稃稍短小,有2脉。除去内外稃后,果皮黄色,膜质,与种皮难分离,胚乳肥厚。

质坚硬,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甘。

显微 粉末米黄色,气微香,味淡。 ①淀粉粒极多,单粒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形,略扁,直径8~33μm,边缘常有小突起或波状弯曲,侧面观呈蚕茧形、长条形、梨形或圆三角形,直径8~17μm,脐点长裂缝状,层纹少数可见。 ②稃片外表皮表面观长细胞与两个短细胞(栓质细胞、硅质细胞)相间排列,长细胞细长条形,长38~200μm,直径8~20μm,壁厚,紧密深波状弯曲,纹孔细小;栓质细胞新月形,内含棕色物;硅质细胞较全质细胞为小,扁圆形,有微细颗粒;另有单细胞短毛,先端锐尖;气孔禾草式,保卫细胞哑铃状,副卫细胞2个。 ③稃片内表皮细胞呈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3~60μm,壁薄,有的微波状弯曲;可见单细胞毛。

④横细胞1~2列,长条形,排列整齐,直径13~33μm,长42~158μm,垂周壁菲薄,有的呈细小连珠状增厚。 ⑤稃片外表皮的单细胞短刺毛直径约20μm,长28~108μm,壁稍厚,先端尖,基部钝圆,果实顶端的非腺毛直径7~18μm,长约至357μm,鳞被的非腺毛直径约10~25μm,完整者长约至2033μm;稃片内表皮的非腺毛长约至1568μm。

另可见种皮细胞及果皮中层细胞。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13)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较高)和淀粉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11

【药性】: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咸,微寒。” ②《本草衍义》:“平,凉。” ③《中药大辞典》:“甘、咸,凉。”

归经 入脾、胃二经。

功效 和胃,宽肠,利水。

主治 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

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③崔禹锡《食经》:“主水胀。” ④《本草拾遗》:“调中止泄。” 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⑥《中药志》:“健脾开胃,行气消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服。外用:炒后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圣惠方》:“治小便淋涩痛:大麦100g,以水400ml,煎取260ml,去滓,入生姜汁10ml,相和。食前分为3服,服之。” ②孙思邈:“治麦芒入目:煮大麦汁洗之。” ③《伤寒类要》:“治蠼螋尿疮:大麦研末调敷,日3上。” ④《纲目》:“治汤火灼伤: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

食疗 大麦汤(《饮膳正要》)温中健脾消胀:肉100g,草果5个,大麦50g。羊肉、草果熬汤,汤煮大麦。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胡人以之煮粳米同食,或歉岁令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矣。”

上一篇:大红菇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