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大荨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314页(2263字)

【概况】:

异名 钱麻、小荨麻(《滇南本草》),宽叶荨麻(《新疆中草药》)。

基源 为荨麻科荨麻属植物异株荨麻的茎叶。荨麻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 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 L.,又名单性荨麻(《中国经济植物志》)。

历史 本种首载《滇南本草》称钱麻,谓:“气味甘,温。无毒。主治中风不语,咳嗽吐痰。”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40~100cm,常密生黄色的小螫毛和细糙毛。叶对生;在茎中部叶的叶柄长及叶片的一半,向上渐变短,密生黄色的小螫毛;托叶每节4枚,离生,长5~8mm;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5~7cm,宽2.5~4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略向上弯的锯齿,上面疏生细螫毛,下面脉上生稍密的小螫毛和细糙毛,钟乳体点状;基出脉常5条。花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长3~7cm,序梗较细;雄花具短梗或无梗退化雄蕊杯状,具柄;雌花序在果时常下垂;雌花近无梗。

瘦果卵形,稍扁,光滑,宿存花被片被细糙毛,内面2枚长,外面2枚较内面的短2~3倍。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高达3300m的山谷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青海、新疆、云南、西藏。

【化学】:

含水溶性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甘油酸、苹果酸、草酸、磷酸、奎宁酸、琥珀酸、苏糖酸(Threonic acid)、苏糖酸内酯(Threon-1,4-lactone)、L-型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类化合物。

另含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Sinapic acid)和七叶内酯(Esculetin)[1]。此外还含维生素K145.2~75.8mg/g(干重)、及Mn、Fe、Cu等[2]

叶含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酸酯(Trigalactosyl diglyceride)、α-半乳糖-(1→6)-α-半乳糖-(1→6)-β-半乳糖-(1→1)甘油(α-Galactosyl-(1→6)-α-galactosyl-(1→6)-β-galactosyl-(1→1)-goycerol)、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酸酯(Mongalactosyl diglyceride)、磺酸奎诺糖基甘油二酸酯(Sulfoquinovosyl diglyceride)和脂肪酸[3]

此外尚含水溶性糖蛋白(Glycoprotein)[4]

鲜叶含β-胡萝卜素、羟基-α-胡萝卜素、黄黄质(Luteoxanthin)、叶黄素环氧化物(Luteinepoxide)和堇菜黄质(Violaxanthin)[5]

附 花含黄酮醇甙类异李素-3-O-葡萄糖甙、山柰酚-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O-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O-rutinoside)、 山柰酚一3-O-芸香糖甙(Kaempferol-3-O-rutinoside)、芦丁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甙(Isorhamentin-3-o-neohesperidosids)。

鲜花茎和叶中尚得到异鼠李素、山奈酚和槲皮素[6]

根含高香兰醇(Homoranillyl alcohol)及其4′-单葡萄糖甙、新橄榄脂素-4-O-β-D-葡萄糖甙(Neoolivil-4-O-β-D-glucoside)、9,9′-双乙酰基新橄榄脂素-(9,9′-Bisacetylneoolivil)和9,9′-双乙酰基新橄榄脂素-4-Oβ-D-葡萄糖甙[7],另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

根茎含凝集素(Agglutinin)[8]

参考文献 [1]CA 1977;87∶653659p 1979;90∶3187h,1981;95∶148869x1984;101;169335c [2]CA 1989;111∶150559p [3]CA 1976;85∶155438c 1978;89∶56446e,1980;92∶125019u [4]CA 1979;90∶164708w [5]CA 1987;106∶64348j [6]CA 1988;108:72127t,109∶146304t [7]CA 1986;105∶149724h [8]CA 1986;104∶85467w 1988;108∶147213d

【药性】:

性味 苦、辛,温。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

主治 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毒咬伤,皮肤瘙痒,中风不语,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上一篇:大茶根 下一篇:大树三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