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刺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490页(1009字)
【概况】:
基源 为柏科刺柏属植物刺柏的根和果实。
刺柏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有3种,引入栽培的仅1种。
原植物 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Hayata,又名山刺柏(《中国树木分类学》),台桧(《中国裸子植物志》),山杉(福建),矮柏木(湖北),刺松(安徽)。
历史 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刺柏,叶如针,刺人,圃人多剪其叶,揉其干,为盆玩,或亦曰刺松。”所附文图均指本种。
形态 常绿乔木。树皮褐色,纵裂或长条薄片脱落。
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着。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不下延,条状披针形,先端渐锐尖,长1.2~2.5(-3.2)cm,宽1.2~2mm,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色(稀淡紫色或淡绿色)气孔带(在叶端合为1条),下面绿色,有光泽,有纵钝脊。
雌雄同株或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圆球形或椭圆形,长4~6mm。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二年或三年成熟,长6~10mm,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有白粉,顶端有时开裂。
种子通常3裂,半月形,无翅,有3~4棱脊。(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26页.图652)
生境与分布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
。【生药】:采集 根,秋、冬季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清热除烦,利湿止痒。
主治 皮肤癣症,低热不退,透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麻疹透发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山刺柏根12~15g。金银花藤、夏枯草各9~12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