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山道年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528页(2272字)

【概况】:

异名 蛔蒿(《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基源 为菊科绢蒿属植物蛔蒿的花序和叶。绢蒿属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30余种,部分种类可供药用。

原植物 蛔蒿Seriphidium cinum(Bergex Poljak.)Poljak.(Artemisiia cina Berg.ex Poljak.)

历史 山道年蒿是提取与制造驱蛔药山道年的原料,原产原苏联中亚南部地区,中国新疆最早引入栽培,现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也有引种。

形态 多年生亚灌木,高可达70cm;全株被白色绒毛,有特异香气。

叶互生,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狭线形;灰绿色。头状花序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4mm,聚成复总状花序;总苞片数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钝三角形,较厚,渐向内层呈卵形或椭圆形,且渐薄,中央部分黄绿色至棕绿色,有棱线,边缘带白色;全为管状花,每头状花序有花3~6朵,两性,黄色或紫红色。

瘦果无冠毛。花果期8~9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209页.0431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冷凉干旱沙质壤土。原产于原苏联中亚南部地区,现中国西北、华北、东北一些省区有引种栽培。

此外中国产东北蛔蒿Seriphidium finitum(Kitag.)Lmig et Y.R.Ling(Artemiisiia finita Kitag.)生于低海拔地区砾质坡地,半荒漠草原或河湖岸边草甸、草原上。分布于黑江西部、内蒙古、新疆。

头状花序含,β-山道年,经化学处理转化成α-山道年后亦有作为驱蛔药。

【生药】:

栽培 适于冷凉较干旱环境,耐旱;以深厚、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为宜,忌连作,怕涝,多半用种子繁殖,冬、春两季均可播种。

播前需用温水(40℃)浸种(瘦果)2~6小时,然后用细砂搓去种子外面的粘液,再与草木灰或细土拌混后点播或条播。直播以行株距45×33cm浅播,每亩用种50~70g。

或育苗移栽。苗高3~7cm时匀苗,苗高10cm左右时定苗或移栽,每穴留苗1~2株。结合中耕除草和追肥3次,可用人畜粪水、过磷酸钙及草木灰施肥。加强管理,可连续收获2~3年。

在高温多湿情况下最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或用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锈病,可用97%敌锈钠200~300倍液喷射。蛔蒿夜蛾,用50%磷胺乳油1500倍液喷杀。

蚜虫、红蜘蛛,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采集 一般在8~9月花序含苞欲放时采收,以外观由绿色变为黄绿色、顶端由尖而长变为圆而钝、手握一把已不发粘、手松则散开时最为适宜。如花序成熟时间先后参差不齐,应分批采收。采得的花蕾,立即利用火炕、烤烟房、干燥室等烘干,或摊开放通风处迅速阴干,不可日晒或堆放。

鉴别 山道年蒿头状花序细长,长卵形或椭圆形,长1.5~4mm。全体为总苞片包被,苞片14~20个,作覆瓦状排列,绿棕色,最外的苞片呈钝三角形,较厚,渐次向内呈卵形或椭圆形且较薄,每苞片长约2mm,背面着生多数带发亮的腺毛及细长弯曲的非腺毛,有隆起的棱线。除去苞片可见3~6个未完全成熟的筒状花,长约1.5mm,花冠5裂,雄蕊5,聚药,雌蕊1,子房长圆形,无冠毛。有樟脑样香气,味苦。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

【化学】:

花序含L-α-山道年(L-α-Santonin)、苦艾素(Artemisiin)以及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桉脑、苎烯及d-α-蒎烯[1],此外,尚含β山道年[2],蒿属黄酮甙(Transilin)[3]、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槲皮素、芦丁、咖啡酸等[4]

参考文献 [1]CA 1970;73∶35543p [2]药学学报 1980;15∶693 [3]CA 1978;89∶56430v [4]CA 1985;103∶51217d

【药理】:

花中所含的山道年及苦艾素均具有驱蛔虫作用。

山道年能兴奋蛔虫神经节,使其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因而不能吸附于肠壁,当用泻药后,使蛔虫排出体外。仅用于驱蛔虫,对其它肠虫几乎无效。应用过量有毒性反应,尿中排出时可使尿呈深黄色或粉红色。

参考文献 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502

【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杀虫,驱蛔。

主治 蛔虫,蛲虫。《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驱肠虫剂。对蛔虫有特效,对蛲虫较次。”

用法用量 现多制成糖浆剂、片剂等成药,可按所规定剂量服用。

上一篇:山蜡梅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