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川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581页(16929字)

【概况】:

异名 芎藭(《本经》),尼都日根-温都苏(蒙名)。

基源 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根状茎。藁本属全世界70余种;中国约40种,其中川芎、藁本等为着名药材。

原植物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历史 川芎原名芎藭,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图经本草》谓:“……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床辈,作丛而茎细……”,并附有永康军芎藭图,永康军在今四川省灌县境内。《纲目》载:“蜀地少寒,人多栽莳……”。

据上所述,四川等省栽培的川芎即是川芎正品。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60cm。

根状茎发达,呈不规则的拳状团块,具浓烈香气。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茎下部叶柄长3~10cm,基部具鞘;叶片轮廓为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宽10~15cm,三~四回3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mm,宽1~2mm,具小尖头;茎上部叶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cm;伞辐7~20,不等长,长2~4cm;小总苞片4~8,线形,长3~5mm,粗糙;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先端具内折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2,长2~3mm。

双悬果的分生果两侧扁压,长2~3mm,宽约1mm;棱槽内油管2~5,合生面油管6~8。花果期7~10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257页.图202)

生境与分布 为栽培药物,主产四川灌县,现在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贵州、云南都有引种栽培。

。【生药】:

栽培 适于温和湿润气候,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栽种,用茎节(节盘、铃子)繁殖。

四川产区在12月下旬至次年元月上、中旬,将坝区川芎挖起,除去须根及泥土的根茎(抚芎),运到高山区种植培育,按行株距24~27cm见方开穴,深6~7cm,每穴种抚芎1个,并施草木灰或堆肥,覆土压实,每亩用抚芎150~250kg。当苗高10~13cm时间苗,每穴留壮苗8~10株,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饼肥混合追施1~2次。

7月中、下旬割下茎秆,运至阴凉的山洞或室内贮藏。8月中旬取出,煎成长3~4cm的节盘(即苓子),于立秋前后栽种在前作为早稻田的地块,按行株距30~36×20cm穴栽,深2~3cm,栽后覆土堆肥,再盖上1层稻草,每亩用种量30~40kg。

出苗后揭草,结合中耕除草施肥4次。病害主要有菌核菌,除实行轮作外,可用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0.5kg加石灰7~10kg,撒于病株周围。虫害有川芎茎节蛾,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浸种苓子3小时后栽种。

采集 平原栽培者于5~6月间(小满前后),当茎部的节盘显着膨大,并略带紫色时采挖,山地栽培者于8~9月间采挖。

挖出全株,除去茎苗,弄净泥土,晾干或烘干,再用撞笼撞去须根。不宜日光曝晒,以免影响色泽。药材主产四川,以灌县最多,其次为崇庆。此外,湖北、陕西、甘肃、江西、云南、贵州有引种。

鉴别

性状 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上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油室)。香气浓郁而特殊,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根茎(直径约2cm)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厚,有纵横走向的根迹组织;油室多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290μm。形成层呈波状圆环。木质部导管稀疏,多成单行“V”字形排列,间有木纤维群。髓较大,有大形油室。本品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03)

粉末:淡黄棕色,有香气,味辛、涩。 ①淀粉粒单粒椭圆形、长圆形、卵圆形、肾形或类圆形,直径5~16μm,长约至22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复粒少数,由2~4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簇晶存在于长形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或圆簇状,直径约至20μm,常数个纵向排列成行。

③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壁甚薄,微波状弯曲。 ④螺纹导管的螺状加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也有网纹、梯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8~40μm。 ⑤木纤维呈长梭形,稍弯曲,末端钝圆,长112~370μm,稀有更长的,直径16~44μm,壁厚薄不匀,5~15μm。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90)

理化 ①取样品粉末2g,按“北沙参”项下方法制备点样液及点样,以石油醚-氯仿(1∶1)为展开剂,展距17cm,以川芎嗪为对照,用碘化铋钾试剂显色,斑点呈橘黄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98-1A) ②取样品粉末2g,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5∶1)为展开剂,以3(S)-3-丁基-4.5二氢苯肽、丁叉苯肽内酯为对照,展开后,用碘化铋钾试剂显色,置紫外灯光下检视。

(图见《中药材层色谱鉴别》.图98-1B) ③取样品粉末4g,置带塞试管中,加氯仿16ml,在50℃水浴上温浸1小时,滤过,重复1次,合并滤液,浓缩至2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为展开剂,展开后,(Ⅰ)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然后(Ⅱ)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或(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液,于60℃加热3分钟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98-2)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方法有切制和酒制。

①川芎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四五成透,洗净,闷润至透,切薄片,晾干或低温干燥。 ②酒川芎 取川芎片,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川芎100kg,用黄酒10kg。此外,尚有炒制,麸制,酒、麸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酒川芎,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

【化学】:

含川芎嗪(Chuanxiiongzine,Ligustrazine,Tetramethylpyrazine)(1)、异亮氨酰缬氨酸酐(L-Isoleucyl-Lvaline anhydride)、瑟丹酸(Sedanonic acid)、川芎酚(Chuanxiongol)、阿魏酸、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id)、脲嘧啶(Uridine)、缬氨酰缬氨酸酐(L-Valyl-L-valineanhydride)、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香荚兰醛、1-乙酰基-β-卡啉(1-Acetyl-β-carboline)、5,5′-双氧甲基呋喃醛、帕落利任(Perlolyrine)[1]、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亚油酸、β-谷甾醇、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Dilinoleoyl palmitoyl glyceride)、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1-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烷、4-羟基苯甲酸、香荚兰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等[2]

最近又分到大量内酯化合物:藁本内酯(Ligustilide)(2)、丁烯基酞内酯(Butylidenephthalide)、丁基酞内酯(Butylphthalide)、4-羟基-3-丁基酞内酯、6,7二羟基酞内酯、[(Z,Z′)-二藁本内酯〔(Z,Z′)-Diligustilide)〕(3)、(z)-藁本内酯二醇(z)-Ligustilidiol)](4)、3-丁烯基-4.5-二氢-3-羟基酜内酯等[3,4,5],以及东川芎酜内酯(Senkyunolide)和新东川芎内酯(Neocnidilide)[6]。此外还分得1-(5-羟基-2-呋喃基)-9H-吡啶(3,4-6)吲哚及8-Oxobicyclo[3,2,1]-oct-3-en-2-one,5-Hydroxy methyl-6-endo-3′-methoxy-4′-hydroxyphenyl等[7]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3;14∶241 [2]中草药 1985;16∶174,237 [3]Planta Med 1984;50∶105 [4]Tetrahedron Lett 1983;24∶4675,4677 [5]Phytochemistry 1984;23∶2033 [6]中草药 1985;16∶137 [7]中草药 1986;17∶122〔8〕药学学报,1988;23∶422

。【药理】:

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和冠脉的作用 麻醉犬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模型,以多点固定式心外膜电图监测心肌缺血程度,消化道给予川芎制剂,可使心肌缺血程度明显减轻,与地尔硫(硫氮酮)作用相似[1]

但静脉滴注川芎嗪却可加重心肌缺血程度,扩大梗塞范围,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动脉压及总外周阻力明显下降。心率加快和动脉压降低均可加重心肌缺血缺氧[2]。麻醉犬iv川芎嗪有强心作用,伴心率加快;去迷走神经的心脏对川芎嗪仍有明显反应,预先给心得安或利血平化,可完全消除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因此,川芎嗪对心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交感神经间接兴奋心脏β受体所致[3]

麻醉犬iv川芎嗪可降低血压、外周阻力与左室做功,增加左室内压峰值、±LVdp/dtmax、心率与心肌耗氧,不影响心搏量。其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可能是因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从而反射性兴奋心脏的结果[4]。 豚iv川芎嗪可拮抗哇巴因所致心律失常,氯化钙可延迟或部分抵消川芎嗪的这一作用;小鼠iv川芎嗪可拮抗氯化钙所致室颤的发生,死亡率也降低[5]。 川芎水剂、川芎生物碱及其酚性部分和川芎嗪分别给大鼠ip或iv,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心电图变化,对小鼠均有抗低压缺氧的作用[[6~9]

麻醉犬iv川芎嗪可使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冠脉压和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利用率未见明显影响[6]。大鼠离体心脏灌流,川芎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痉挛有解痉作用[10]。川芎水提物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耗氧量无明显影响[11]。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流试验中,于再灌前iv川芎嗪,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的收缩性能下降,也能部分抑制心肌组织丙二醛的升高[[12]

川芎嗪能抑制离体豚鼠心脏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流量[4]。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试验中,川芎嗪可使缺氧心肌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降低,心率减慢。其负性变力效应与异搏定相似,与氯化钙同用时,可部分拮抗钙的作用。提示其可能具有钙拮抗作用[13]

川芎对乳鼠心肌细胞45Ca内流有明显抑制作用[14]

家兔ig川芎Ⅲ号碱〔帕落利任(川芎哚)Perlolyrine〕,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心电图T波的升高;小鼠ig川芎哚能提高其低压耐缺氧能力;小鼠ip川芎哚,心肌对86Rb摄取量明显增加。

提示其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15]。川芎哚能降低大鼠肝脏线粒体氧耗量,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和减少ATP生成,并能激活线粒体ATP酶水解活性,加速ATP水解,为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16]

2)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 川芎浸膏、水醇浸出液、醇浸出液及生物碱对麻醉犬、、兔不论im或iv均有显着而持久的降压作用[17]。川芎注射液、川芎总碱和川芎嗪能使麻醉犬血管阻力下降,使脑股动脉及下肢血流量增加[[18-20]。川芎生物碱、酚性部分和川芎嗪能抑制氯化钾和肾上腺素对家兔离体主动脉条的收缩作用[6,7]。川芎水剂对肾型高血压犬(在形成2mo后)及大鼠可使血压下降;对形成高血压已1yr左右的犬,单用川芎降压作用不明显,但可加强利血平的降压作用;对可的松型高血压大鼠,虽有降压作用,但血压回升较快;对犬的原发性高血压则无效[21]

每日im川芎注射液共1wk,以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引起的家兔急性脑缺血,可使其脑组织前列腺素PGE1,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GE1E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外周循环[22]。体外实验,川芎嗪对正常及肾性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Ca2+内流量均有抑制作用,但对高血压大鼠抑制强度大于正常血压鼠;ig川芎嗪则可明显激活正常大鼠血管平滑肌钙内流,而抑制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平滑肌钙内流。

表明其对血管平滑肌钙内流具有双相调节作用[23]

大鼠iv川芎嗪能显着抑制由急、慢性缺氧导致的肺动脉升压反应,对右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无明显影响,提示其既能扩张肺血管,又能保护心脏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药物[24,25]

给失血性休克家兔输入适量川芎嗪,可使背主动脉血流量增加,从肺、小肠的干、湿重比表明内脏血管内液体移至组织间的量明显减少,提示能改善外周血流状况且不降低血压[26]

家兔iv川芎嗪使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多,说明川芎嗪有增进微循环的作用[9],也明显改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家兔球结膜和软脑膜微循环[20,27]

川芎注射液和川芎嗪局部应用对金黄地鼠颊囊微循环障碍,无论是微动脉口径、微循环流速和流量均有改善,微静脉和毛细血管也一样[28,29]。用甘油致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预防注射川芎能改善肾血流量,保护肾小管重吸收钠的功能,增加肾髓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主要增加PGA2,起到改善肾功能的作用[22,30]

②对血液粘滞度、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作用 家兔iv川芎嗪能降低全血粘度并改善红细胞变形性[31]

糖尿病人静滴川芎嗪一疗程(15d),可使全血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有非常明显的降低[32]

冠心病患者po川芎冲剂3wk,可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小板第Ⅳ因子、血栓素B2浓度降低,6-酮前列腺素F1。浓度升高。

说明川芎及其成分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TXA2/PGI2平衡的作用,是比较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中药[33]。川芎嗪在体外可抑制ADP诱发的兔血小板聚集,可使血小板膜流动性增加,血小板电泳迁移率加大[34]。川芎嗪在临床应用中,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它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从血液流变性观察,川芎嗪能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并有改善血小板因ADP诱导所产生的电泳减缓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与阿司匹林、潘生丁相似[35,36]

阿魏酸也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iv后抑制ADP和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用3H-5羟色胺(3H-5-HT)标记血小板,以凝血酶诱导血小板释放反应时,阿魏酸可抑制3H-5-HT从血小板中释放[37]。阿魏酸po也能对抗ADP或胶原诱发的大鼠血小板聚集[38]。阿魏酸抑制血小板TXA2的释放,对TXA2活性有直接拮抗作用,不影响动脉壁PGI2的生成,但对PGI2活性有增强作用[38]。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是调节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低浓度cAMP促进血小板聚集,高浓度则抑制血小板聚集。PGI2抑制血小板聚集机理系通过兴奋腺苷环化酶,从而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阿魏酸能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对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39]

有人推测这可能是阿魏酸与PGI2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有协同作用的缘故[38]。阿魏酸钠iv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40]

阿魏酸在川芎中的含量比川芎嗪高。川芎嗪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能使血栓的长度明显减少,血栓的湿重与干重明显减轻。这一作用认为是抑制纤维蛋白形成的结果[41]。 ③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煎剂ig,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作用更为明显,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也不能防止戊四氮、可卡因所引起的惊厥或致死。

川芎挥发油对动物也呈抑制作用,使自发运动减少,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随着剂量加大,则均可转为抑制,使之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共济运动失调,呈虚脱现象。认为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是由阿魏酸所致[21]。 ④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小剂量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直至挛缩;大剂量时,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对妊娠家兔和大鼠连续注射,可使胎仔死于子宫,但不坠下,这可能是由于川芎引起子宫挛缩而影响胎仔营养所致[42]

丁烯基酞内酯和丁基酞内酯也有很强的抑制子宫收缩作用[43]。藁本内酯对PGF2x所致鼠子宫收缩有抑制作用[43]。丁烯基酞内酯、丁基酞内酯和藁本内酯均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前二者对动物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显着的松弛作用,故有平喘作用[43]。川芎浸膏对离体家兔或豚鼠小肠,小剂量呈抑制作用.大剂量则使其收缩完全停止,这是由于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的抗痉作用所致[42]

⑤对射线及氮芥损伤的保护作用 川芎对60Co γ射线照射及氮芥造成大鼠的死亡均有明显保护作用。认为川芎制剂可试用于肿瘤临床的放射治疗及氮芥类的化学治疗,以减轻其副作用[21]

⑥其它作用 1)大鼠iv肾上腺素制备急性肺水肿模型,iv川芎嗪有预防作用,可使死亡率降低,病变明显减轻[44,45]

以博来霉素(Bleomycin)气管为内给药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每日im川芎嗪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肺系数(肺重/体重)及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纤维化病变。

其疗效似优于皮质激素[46]。川芎嗪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数明显减少,生长不良,存活率降低,未见到分裂相[47]。2)川芎水浸剂在体外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18]。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也有抑制作用[49]。 ⑦体内过程 兔分别ig川芎嗪0.1与0.2g/kg,胃肠道迅速吸收,分别于1及3h血药浓度达峰值,3~6h尿药浓度最高,16h后尿中已不能测出。大鼠ig川芎嗪0.2g/kg,药物吸收后可分布于各组织,服药后30min以肝脏含量为最高,肾次之,脑组织第三,心、脾、肺较少[6]。大鼠iv盐酸川芎嗪30mg/kg,其药动学呈开放性二室模型,为0.14h,为1.69h,清除率为0.3597L·kg·h-1。总表南分布容积(vss)为0.7975L·kg-1表明川芎嗪主要分布于血流丰富的大循环和组织,肾脏排泄少,胆脏为主要消除器官[50]

肺微拉体的酶系统中,以花生四烯酸或前列腺素过氧化物为底物,测得阿魏酸钠是一种选择性的TXA2合成酶抑制剂[51]

毒性 小鼠iv川芎嗪LD50为239mg/kg。

犬每天静脉滴注川芎嗪5、10mg/kg,共4wk,血清谷丙转氨酶、非蛋白氮、血象及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心、肝、脾、肺、肾、肠系膜淋巴结、肾上腺等未见形态异常;兔静脉滴注100mg/kg,未见溶血[9]

参考文献 [1]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1)∶20 [2]中华医学杂志 1979;59(12)∶728 [3]药学学报 1979;14(10)∶624 [4]中国药理学报 1987;8(2)∶123 [5]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8;4(2)∶125 [6]北京制药工业 1975;(4)∶27 [7]北京制药工业 1975;(4)∶22 [8]北京制药工业 1975;(3)∶31 [9]中华医学杂志 1977;57(8)∶464 [10]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7;3(6)∶363 [11]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5)∶292 [1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8;(2)∶153 [13]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87∶16(3)∶214 [14]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7;3(6)∶365 [15]中医药学报 1989;(2)∶40 [16]生物化学杂志 1987;3(1)∶33 [17]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摘要).Ⅱ,1956∶70 [18]湖南医药杂志 1979;(5)∶52 [19]湖南医药杂志 1979;(5)∶56 [20]解放军医学杂志 1979;4(2)∶98 [21]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09 [22]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12)∶748 [23]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10(6)∶420 [24]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10(1)∶31 [25]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10(1)∶40 [26]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9;(1)∶25 [27]中华医学杂志 1980;60(10)∶623 [28]中华医学杂志 1986;66(6)∶334 [29]中华医学杂志 1987;66(7)∶409 [30]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82;3(1)∶11 [31]中华医学杂志 1987;67(11)∶607 [32]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5)∶320 [33]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1)∶8 [34]药学学报 1985;20(9)∶689 [35]中华内科杂志 1976∶新1(2)∶89 [36]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1;2(4)∶94 [37]药学学报 1980;15(6)∶321 [38]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4;6(6)∶414 [39]中医杂志 1981;7∶554 [40]中国药理学报 1981;2(1)∶35 [41]中医药研究参考 1976;4(26)∶19 [42]化学学报 1957;23∶246 [43]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7,667 [44]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I(11)∶676 [45]生理科学 1984;4(5,6)∶141 [46]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7;10(3)∶152 [47]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9)∶547 [48]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4)∶286 [49]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3;(3)∶27 [50]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9∶(4)∶240 [51]中国药理学报 1988;9(5)∶430

。【药性】:

性味 辛、温。

①《本经》:“辛、温。” ②《吴普本草》:“黄帝岐伯雷公:辛、香。扁鹊:酸。李氏:生温,熟寒。” ③《唐本草》:“苦、辛。” ④《本草正》:“辛、微甘,气温。”

归经 入肝、胆、心包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经。” ③《中药大辞典》:“入肝、胆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胸胁胀痛,癥瘕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寒头晕,偏正头痛,风湿痹痛,痈疽初起,热毒疮疖初起。

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②《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主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③《本草经集注》:“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④《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⑥《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⑦《汤液本草》:“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⑧《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⑨《中草药学》:“活血行瘀,散风止痛。主治月经后期血滞腹痛,风热头痛,肢节疼痛,疟疾,冠心病心绞痛。” ⑩《中药大辞典》:“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 ②《本草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桃仁、红花、香附,治产后瘀血腹痛。

②配当归,治妊娠伤胎,难产,胞衣不下。 ③配土茯苓,治肝郁湿热头痛。 ④配天麻,治肝风头晕、头痛。 ⑤配白芍药,治肝血、肝阴不足。

⑥配赤芍,治血痹,经闭,痈肿。 ⑦配细辛,治外感风寒之头痛,外伤疼痛。 ⑧配桂枝,治初感风寒,肢体关节痹痛。 ⑨配熟地黄、白芍,治月经不调。

⑩配枣仁、茯神,治虚烦不眠。

⑾配石膏、菊花、僵蚕,治风热头痛。

⑿配当归、白芍、香附,治产后血虚之头痛。 ⒀配柴胡、香附、郁金,治肝气郁滞所致的血行不畅,胁肋疼痛。

⒁配当归、蒲公英、金银花,治痈肿疮毒。 ⒂配当归、赤芍、肉桂,治月经后期量少色淡。

⒃配防风、桑枝、羌活,治风湿痹阻,肢节疼痛。 ⒄配赤芍、红花,治肢体麻木,伤痛。

方选和验方 ①川芎茶调散(《局方》)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痛,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240g,川芎、荆芥(去梗)各120g,香附子(炒)240g(另本作细辛去芦30g),防风(去芦)45g,白芷、羌活、甘草(爁)各60g。研细开末,每服3g,食后清茶调下,常服头目清。

②川芎丸(《宣明论方》)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痛,身拘倦:川芎500g,天麻120g。上为末,炼蜜为丸,每30g作10丸。每服1丸。细嚼,茶酒下,食后。 ③川芎散(《银海精微》)治眼痛不红不痒:川芎、菊花、细辛、蒡子、石膏、僵蚕、蒺藜各30g。上为细末,每服6g,米汤送下。

④沈氏头瘟汤(《杂病源流犀烛》)治大头瘟初起1~2日者:川芎3g,桔梗、防风、荆芥穗各4.5g,柴胡2.1g,黄芩、当归尾各6g。水煎服。

若阳明邪盛者,加葛根、厚朴各4.5g。

⑤川芎丸(《本事方》)治痰阻隔上,脘痞泛恶,舌苔白滑,脉弦滑:川芎、大黄各等份。

研细末,蜜为丸。每服6g,1日2次。⑥川芎丸(《局方》)治风痰上拢:川芎、薄荷叶各225g,细辛150g,防风75g,桔梗300g。为细末,每45g作50丸,每服1丸。

细嚼,临卧茶水调下。 ⑦川芎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秋冬伤寒无汗,不当用麻黄汤:川芎、羌活、白术各等份。为粗末,每服15g~21g~30g,水煎服。 ⑧川芎行经散(《原机启微》)治目中青黤,如物伤状,重者白睛如血贯:川芎、枳壳、甘草(炙)、柴胡、当归各1.8g,白芷、防风、荆芥、薄荷、蔓荆子、羌活、独活各1.2g,桔梗1.5g,茯苓0.9g,红花少许。

为粗末,水煎去渣,食后热服。 ⑨滋阴除湿汤(《外科正宗》)治鹅口疽初起、朝寒暮热,日轻夜重如疟:川芎、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各3g,黄芩、陈皮、知母、贝母各2.4g,泽泻、地骨皮、甘草各1.5g。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 ⑩芎归汤(《审视瑶函》)治目疡热痛:川芎、当归、赤芍、防风、羌活各等份,为粗末,水煎,频洗。

⑾芎归汤(《疡医大全》)治子宫脱垂:川芎、当归、胆草、白芷、甘草各3g,煎汤浴洗,随后搽雄黄藜芦散。 ⑿大芎黄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破伤风:川芎60g,黄芩、大黄各30g,为粗末,水煎服。 ⒀内补芎藭散(《太平圣惠方》)治金疮伤筋骨,疼痛,下血多,食少,脏腑虚竭:川芎45g,熟地黄、当归、苁蓉、白芍药各30g,续断90g,桂心、附子、干姜、细辛各0.9g。研为散,每服6g,温酒调下。 ⒁芎术汤(《博济方》)治暴雨中湿,眩晕呕逆、头重不食:川芎、半夏、白术各30g,甘草15g。研末,每服12g,生姜3片,水煎服。

⒂芎归养荣汤(《外科正宗》)治瘰疬,流注,疮疡,气血亏而不作脓或不溃,或已溃不敛,或兼见身体发热恶寒,肌肉消瘦,不思饮食,睡卧不宁,盗汗自汗,惊悸恍惚:当归身6g,人参、黄芪、白术、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3g,五味子、麦门冬、远志、甘草、茯苓各1.5g,牡丹皮、砂仁各0.9g。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食远服。

⒃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治崩漏不止,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腹中痛,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川芎、阿胶、甘草各60g,艾叶、当归各90g,干地黄180g,芍药120g。水1000ml,清酒600ml,煮取600ml去渣,内胶令消尽,温服200ml,日3次。 ⒄芎皮散(《医宗金鉴》)治针眼破后,邪风侵入疮口,头面浮肿,目赤涩痛:川芎60g,青皮30g。研末,每服6g,菊花煎汤调服。 ⒅芎朴丸(《普济本事方》)治小儿疳瘦,泻白水,腹膨胀:川芎、厚朴(姜汁炙)各30g,白术15g。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1丸,3岁以下服半丸,米汤化下。 ⒆芎辛丸(《普济本事方》)治头痛面赤,烦闷咽干,膈上风痰,头目昏晕,项背拘急,百节疼痛:川芎、防风、白僵蚕、独活各30g,天麻120g,桔梗90g,羌活、细辛、白附子、甘草(炙)各15g,荆芥、薄荷各4.5g。研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1粒,茶或酒送下。 ⒇芎辛汤(《兰室秘藏》)治两眼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川芎、蔓荆子各1.5g,细辛0.6g.白芷、甘草各3g,防风4.5g。

研末,水煎服。 (21)芎藭丸(《外台秘要》)治虚冷,心腹寒疝,胸胁支满,饮食不清;久痢,项强,腹中痛:川芎2.1g,桂心3g,川椒2.7g,防葵0.9g,白薇0.6g。

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丸,开水下。1日3次。

(22)芎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卒中风,四肢不仁,喜笑不息:川芎45g,黄芩、石膏、麻黄、当归、桂心、秦艽、干姜、甘草各30g,杏仁21枚。

水煎服。 (23)芎藭汤(《备急千金要方》)治产后腹痛:川芎、甘草各60g,蒲黄、女萎各45g,大黄、芍药各6.5g,当归、桂心、黄芪、桃仁、前胡各30g,生地黄200ml,酒600ml。加水同煎,分4服。 (24)活血和气饮(《杂病源流犀烛》)治跌打损伤,瘀血内停:川芎9g,青皮6g,甘草(炙)、白芍药、滑石各3g.牡丹皮1.5g,桃仁(去皮尖)21g。

水煎服。

(25)芎劳汤(《千金方》)治风癫,引胁痛,发作则吐,耳中如蝉鸣:川芎、藁本、茹各15g。

酒1000取600ml,顿服。 (26)芎藭汤(《千金方》)治面上及身体风疹瘙痒:芎藭、防风、山茱萸、白术、枳实各90g,麻黄75g,山药120g,生姜各180g,乌喙、甘草(炙)各60g。

水煎服。 (27)芎藭汤(《外台秘要》)治牙齿疼痛、龋肿:川芎60g,细辛、附子各30g。

水煎去渣含之。并可内服少许,治阳虚头痛。

(28)芎藭散(《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夜啼,至明即安:芎藭、白术、防风各15g。研为散,以乳拌和与儿服之。

(29)芎藭散(《外台秘要》)治口气臭冲人,及牙齿痛:川芎2.4g,白芷2.1g,当归、甘草(炙)各1.5g,桂心、杜蘅各1.2g。研为散,每服2g,温酒调下。

(30)芎藭散(《太平圣惠方》)治妊娠忽然动胎,下恶血,腹痛不可忍,心神烦闷:芎藭、桑寄生、熟地黄各30g,当归、鹿角胶各45g。研为散,每服12g,加姜、枣,水煎服。 (31)芎葛汤(《普济本事方》)治胁下疼痛难忍,兼治脚弱:川芎、葛根、桂枝、细辛、枳壳(麸炒)、人参、芍药、麻黄、防风各15g,甘草(炙)0.3g。为粗末,每服15g,加生姜3片,水煎服,日3次。

(32)《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痛:川芎9g,川乌4.5g,威灵仙9g,细辛3g,牛膝3g。水煎服。” (33)《青岛中草药手册》:“治痈疽肿痛:川芎6g,瓜蒌9g,金银花9g,当归6g。水煎服。

” (34)《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当归、川芎、赤芍、柴胡、肉桂各9g。水煎服。

” (35)曲芎丸(《丹溪心法》)治飧泄:川芎、神曲、白术、附子(炮)各等份。研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米汤下。 (36)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1;(2):“治流产后恶露不绝属气虚夹瘀者:当归、制香附各10g,炮姜炭、炙甘草各6g,川芎5g,桃仁6~10g,益母草10~15g,党参30g。水煎服。舌尖红、苔黄加金银花、连翘各12g,黄芩或红蚤休6~10g,赤芍10g,蒲公英15~30g;恶露有块或腹痛明显者,酌加红花6g,生蒲黄(包煎)10g,焦山楂15g。

” (37)川芎三白汤(山东中医杂志1990;(5))治血管性头痛:川芎15~30g,白芷15g,白芍15~30g,白蒺藜15g,菊花10g,蝉蜕12g,地龙10g,黄芩10g,栀子10g,钩藤15g,甘草6g。水煎服,日服1剂,分3次饭后服。

(38)江苏中医 1988;(4):“治眼前房出血:川芎、丹皮、当归、酒制大黄、阿胶各10g,桃仁、红花各8g,赤芍、生地各15g,三七粉(冲服)3g。水煎服。

” (39)芎牛琥珀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8;(2))治血管性偏头痛:川芎20~30g,淮牛膝30~60g,琥珀5~10g(冲),蔓荆子10~15g,僵蚕5~10g,生石决明20~30g。每日1剂,水煎服。 (40)川芎茶调散加减(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11))治眉棱骨痛:川芎15g,羌活9g,白芷9g,防风9g,薄荷6g,甘草6g,细辛12g,荆芥9g,僵蚕12g,黑豆12g,苍耳子30g,蝎粉1,5g。 (41)川芎止痛汤(新中医 1984;(7))治三叉神经痛:川芎20~30g,荆芥、防风、全蝎、荜茇各10~20g,蜈蚣2条,天麻10g,细辛3~6g。

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加减:寒重型加制附子20~30g;热重型加生石膏20~30g,黄芩12g,黄连9g;瘀重型加赤芍12~15g,丹参30g,五灵脂12g;阴虚型加生地,女贞子、龟板各15g,黄柏、知母各12g。 (42)川芎定痛饮(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6;(4))治偏头痛:川芎,钩藤,菊花,白蒺藜,薏苡仁,白蔻,半夏,赤芍,川牛膝。水煎,每日1剂。

加减:兼头晕目眩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生牡蛎;跳痛重,舌质紫而瘀斑多者加水垤、鬼箭羽、桃仁;呕恶重得加藿香、佩兰;目赤,口苦,溲黄加龙胆草、夏枯草;头晕腿软,目干涩,耳鸣,心烦者加生地、玄参、知母。 (43)加味川芎茶调散(黑龙江中医药 1989;(6))治额窦炎:川芎9g,防风、白芷、黄芩各10g,菊花、辛夷各12g,苍耳子、双花各15g,薄荷、甘草各6g,每日1剂,早晚服。

(44)自拟川芎茶调散(辽宁中医杂志 1989;(5))治血管性头痛:生石决明30g(先下),大川芎10g,香白芷、北细辛各5g,茶叶10g,每日1剂。 (45)川芎茶调散(浙江中医杂志 1989;(6))治周围性神经麻痹:川芎,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细辛,甘草,薄荷。内服加味:偏风热加柴胡、桑叶、菊花、忍冬藤、连翘;肝阳偏亢加夏枯草、钩藤、白蒺藜、地龙、丝瓜络;夹风痰加白附子、僵蚕、全蝎;气血不足加当归、黄芪。另配合外敷:川芎、荆芥各120g,防风45g,白芷、羌活、甘草各60g,细辛30g,薄荷油5g。

研末,为5~7天敷用量。用时加适量茶水调敷于患侧面部地仓、颊车、巨髎、牵正、听宫、瞳子髎等穴位上,1天换1次,5天为1疗程。

(46)加味川芎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4))治偏头痛:川芎30g,石兰20g,菊花10g,僵蚕15g,柴胡10g,钩藤20g,夜交藤18g,白芷10g。水煎服,1日1剂,浓缩为300ml,分3次服,10天为1疗程。加减:心烦易怒,抑郁不乐,舌质紫黯,舌边瘀点者加桃仁、归尾;头昏乏力.夜不能寐伴心慌者加枣皮,天麻;腹胀,纳差者加神曲,山楂。 (47)陕西中医 1990;(4):“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每日取川芎24~28g,加白酒30ml,水250ml,浸泡1小时后,加盖用文火炖煎,分2次服,不饮酒者,可单加水顿服。”

单方应用 ①《简便单方》:“治风热头痛:川芎3g,茶叶6g,水200ml,煎5分,食前热服。” ②《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资料汇编》第2辑,1972:“治心绞痛:川芎、红花各等份,制成片(每12片含川芎、红花生药各15g),每次4片,日服3次,4~6周为1疗程。” ③《临床验方集锦》:“治肥大性脊椎炎和跟骨骨刺:川芎研极细末,装入小布袋。治肥大性脊柱炎时,将小布袋敷在痛点处;治疗跟骨骨刺时,将小布袋垫在鞋内。

小布袋内川芎散可每周1换。”

食疗 川芎煮蛋(《家庭药膳手册》)治气血瘀滞型闭经:川芎8g,鸡蛋2个,红糖适量。每日2次,每月连服5~7剂,吃蛋饮汤。

。【医药家论述】:

①朱震亨:“川芎味辛,但能升上而不能下守,血贵宁静而不贵躁动,四物汤用之以畅血中之元气,使血自生,非谓其能养血也。即痈疽诸疮肿痛药中多用之者,以其入心而散火邪耳。又开郁行气,止胁痛、心腹坚痛、诸寒冷气疝气,亦以川芎辛温,兼入手、足厥阴气分,行气血而邪自散也。

” ②李时珍《纲目》:“芎藭.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曲、鞠穷御湿,治河腹疾。

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血痢已通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

” ③张景岳《本草正》:“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反藜芦,畏硝石、滑石、黄连者,以其沉寒而制其升散之性也。

芎归俱属血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

同细辛煎服,治金疮作痛;以其气升,故兼理崩漏眩运;以其甘少,故散则有余,补则不足,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若三阳火壅于上而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 ④仉朱漠《本草汇言》:“芎藭,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凡散寒湿、去风气、明目疾、解头风、除胁痛、养胎前、益产后,又癥瘕结聚、血闭不行、痛痒疮疡、痈疽寒热、脚弱痿痹、肿痛却步,并能治之。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同苏叶,可以散风寒于表分,同耆、术,可以温中气而通行肝脾,同归、芍,可以生血脉而贯通营阴,若产科、眼科、疮肿科,此为要药。” ⑤张德裕《本草正义》:“芎藭有纹如雀脑,质虽坚实,而性最疏通,味薄气雄,功用专在气分,上升头顶.旁达肌肤,一往直前,走而不守。考仲景方中用芎藭,唯《金匮》妇人篇独多,其当归芍药散,则曰怀妊腹中绞痛;其当归散,则曰妊娠宜常服;其白术散,则曰妊娠养胎,皆不论寒热虚实,而浑浑然一方可统治。仲景必不若是之颟顸.此当是传写有所脱佚。惟胶艾汤、温经汤二方,归芎并重;以阿胶厚腻有余,恐其迟滞,因以血中行气者.为之疏通,庶几守者走者,得互相调剂,古方之于芎藭,其用意自可想见。

后人四物汤,虽本于胶艾,而仅取芎、归、芍、地四者,谓为妇科调血主剂,终嫌笼统不切,古人必无此浑沌治法。近贤论四物,已谓守者太守,走者太走,其说甚是。戴九灵《丹溪传》,已谓血虚发热,非芎、归辛温所宜。吴鞠通论产后即申丹溪之旨.皆有卓见。

上一篇:川乌头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