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止嗽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894页(1279字)

本品由紫菀(制)、白前、荆芥、百部(制)、桔梗各100g,陈皮,甘草各50g组成。

有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功效。适用于外感咳嗽,日久不止,咳痰不畅;或有轻度恶风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缓。“止嗽丸”与“止嗽散”药味及剂量相同。

方中百部润肺止咳,紫菀止咳化痰,白前降气止嗽;桔梗宣肺祛痰,陈皮理气化痰,甘草润肺化痰,又能调和诸药;荆芥疏风解表。

本品味微苦,微辛,为棕褐色或棕黑色、有光亮的小丸。每7粒重1g。

内服,1次3g,1日2~3次。痰中带血者忌服。密闭防潮。 各家论述 ①程钟龄《医学心悟》:“予制此药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或问: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何也?予曰: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过多亦咳。

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则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窬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

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即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②唐容川《血证论》:“普明子制此方,并论注其妙,而未明指药之治法。

余因即其注而增损之曰:肺体属金。畏火者也,遇热则咳,用紫菀、百部以清热;金性则刚,恶冷者也,遇寒则咳,用白前、陈皮以治寒;且肺为骄脏。

故用荆芥以散表,。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贵闭,喉窍贵闭不贵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启为咳,故用桔梗以开鼻窍。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肺气安宁。

临床报道 ①治疗外感咳嗽。以止嗽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外感咳嗽130例,其中风寒型69例,原方加防风、苏叶、生姜、杏仁;风热型41例,原方加桑叶、蒡子、薄荷、杏仁;燥邪型20例,原方加川贝,南沙参、花粉、杏仁。治疗结果:服3~6帖痊愈者98例,占75.3%;7~12帖痊愈者28例,占21.6%、13~18帖痊愈者4例,占3.1%。

疗效达100%[1]

②余氏认为用止嗽散不仅可以治疗外感咳嗽,对于某些内伤咳嗽,临床只要注意相互兼佑,投之对证,其效亦良。凡风寒咳嗽加防风、苏叶;风热咳嗽加川贝、黄芩、芦根;燥邪咳嗽加南沙参、花粉、瓜蒌皮;风湿咳嗽加法半夏、厚朴、茯苓;肺气虚加玉屏风散;肺阴虚加天冬、麦冬、若久不愈者均加粟壳。临床治疗220例,治愈208例,好转7例,无效5例[2]。 ③治疗百日咳。

用止嗽散加减治疗百日咳患儿28例。身热加银花、黄芩;咳逆加莱菔子、苏子、炒杏仁、川贝母;鼻衄加白茅根、牛膝。每日1剂,水煎,少量频服。结果;治愈19例,治愈时间7天,最早5天。

好转6例,无效3例,其中1例合并肺炎[3]

参考文献 [1]江西中医药 1984;(4):31 [2]中成药研究 1987;(1):46 [3]天津医药 1976;4(12):629

上一篇:止痛精(2)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