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248页(1629字)
本品由乌梅200g,黄连160g,干姜100g,细辛、附片(沙烫)、桂枝、党参、黄柏各60g,当归、花椒(炒)各40g组成。
有温脏、安蛔之功效。适用于胃痛吐蛔,脾虚久痢。
方中重用乌梅酸平,收敛肝气,生津止渴,和胃安蛔;辅以花椒辛热下气,温脏驱蛔;黄连苦寒下蛔,清泄肝胆、细辛、桂枝、干姜,附子大队辛热之品佐花椒温脏祛寒,使蛔虫能安居肠内,不致上窜;其中细辛、桂枝又能入厥阴经辛散下气;干姜、附子且能入阳明经鼓舞胃阳;黄柏苦寒佐以黄连清泄肝胆相火,且能监制大队辛热之品,以免引动相火,消烁津液;当归甘辛苦温,补养肝血,如此寒热互用,苦辛酸并投,则药味错杂,气味不和;故又佐党参甘温,调其中气,加蜜为丸,以蛔得甘则动,略用甘味,从虫所好以引蛔,使之更好地发挥药效,是为反佐药;蜜能调和诸药,又为使药。
本品气微,味苦、酸、略辛、辣,为黑色水蜜丸。
每10粒重1g。内服,1次9g,1日1~3次,小儿酌减。
密封防潮贮存。 各家论述 ①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月肤冷,其人燥无暂安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须臾复止,得食则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②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治热留肠胃,下痢纯血,脐腹绞痛,或先经下痢未断服热药,蕴毒伏热,渗成血痢,皆治之” ③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脏寒蛔虫动作,上入膈中,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自吐蛔,在此症候,谓之蛔厥,此药主之。又主久痢。”“乌梅圆治蛔厥,令病者静而复烦。藏寒。蛔上入鬲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自吐蛔。” ④汪昂《医方集解》:“治胃府发咳,咳甚而呕,常呕甚则长出虫出。” ⑤程郊倩《伤寒后条辨》“名曰安蛔,实在安胃,故又主久利,见阴阳不相顺接,厥而下利之证,皆可以此方括之也。” 临床报道 ①治疗胆道蛔虫75例,有效率达83.9%。
大多数剧痛在2天内缓解,疼痛多在6天内消失[1]。 ②治疗慢性泄泻50例,其中20例临床痊愈;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③治疗崩漏35例,证属寒热错杂,获满意疗效[2]。 ④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3]。
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对改善症状,多获近期效果[4]。 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证属上热下寒之厥阴者一例,效果满意[5]。 ⑦治疗血吸虫病319例,痊愈242例;显效28例;好转25例;无效24例,治愈率75.9%,总有效率为92.4%[6]。 ⑧治癔病1例痊愈[7]。
药理作用 ①实验研究证明,本方能缩小胆囊,加大乌梅剂量则更为明显,而单纯乌梅作用似乎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8]。 ②麻醉虫体,抑制蛔虫活动,使蛔虫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胆囊收缩力增强,胆汁分泌增加,使胆道内压力增强,冲击这些没有活动能力的蛔虫缩到十二指肠,达到利胆作用[9]。 ③胆汁趋于酸性。
本方能改变胆汁的酸碱度,使pH值下降,胆汁趋于酸性,破坏了蛔虫的停宿生存条件。 ④能明显扩张欧狄氏扩约肌。本方可使欧狄氏扩约肌松弛扩张,达到解痉、止痛作用[10]。 ⑤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11]。
参考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通讯 1976:(2)∶30 [2]中医杂志1964;(8)∶4 [3]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12)∶24 [4]四川中医 1985;3(4)∶39 [5]湖北中医杂志 1985;(3))∶33 [6]浙江中医杂志 1984;19(1)∶15 [7]中医杂志 1982;23(1)∶49 [8]中成药研究 1983;(9)∶19 [9]福建中医药 1960;(6)∶29 [10]福建中医药 1962;(3)∶44 [11]医方新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