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凤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253页(2427字)

【概况】:

异名 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

基源 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的全草。凤仙花属全世界约500种;中国约180种,可以入药的约有6种。

原植物 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

历史 凤仙始载于《救荒本草》。《纲目》谓:“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翘然如风状,故以名之”。

又谓:“凤仙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五月可再种。茎高二、三尺,茎有红白二色,其大如指,中空而脆。叶长而尖,似桃柳叶而有锯齿。桠间开花,或黄、或白、或红、或紫、或碧,亦自变易,状如飞禽,自夏初至秋尽,开谢相继。

结实垒然,大如樱桃,其形微长,色如毛桃,生青熟黄,犯之即自裂,皮卷如拳,苞中有子,似萝卜子而小,褐色。”以上记述,与现今凤仙花一致。

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60cm。茎粗壮,肉质。

叶互生,披针形,长约10cm,先端长尖,边缘有深锯齿,基部楔形,叶柄有腺体。花两性,腋生,粉红色、红色、紫色、白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3枚,2枚侧生,先端绿色,1枚在下,形大,花瓣状,有距;花瓣5枚,上方1瓣(旗瓣)圆形,先端凹入而有小锐尖,两侧2对花瓣(翼瓣)各在一侧合生而成2片;雄花5枚,合生而环绕子房;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

蒴果被柔毛,熟后弹裂而成5枚旋卷的果瓣。花期夏季,果熟期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35页.图3200)

生境与分布 多栽于庭院作观赏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鉴别 粉末淡黄棕色,气微,味微酸。 ①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完整者直径22~99μm;具缘纹孔的纹孔口大,长椭圆形,有的横向延长至63μm,成梯状具缘纹孔导管。

②纤维呈长梭形,长162~504μm,直径9~54μm,壁厚2~7μm,木化,孔沟不明显。 ③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直径7~56μm,长20~110μm,表面可见角质条纹,有的细胞含长针晶;偶含少数方晶。 ④非腺毛偶见,完整者1~8~12(~31),有的中部有短小单细胞分枝,长56~752μm,直径13~48μm,壁厚2~5μm,密具角质条纹。(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24)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化学】:

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醌即散沫花醌(Lawsone)、指甲花醌甲醚(Lawsone methylether)和槲皮素[1]

全草含对羟基苯甲酸、胆酸、阿魏酸、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芥子酸、咖啡酸,另含东莨菪素(Scopoletin)[2]。茎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天竺葵素(Pelargonidin)、矢车菊素(Cyanidin)、翠雀花素(Delphinidin)[2]

参考文献 [1]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129 [2]中药志.第4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70

。【药理】:

地上部分含散沫花醌,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100ppm能完全抑制真菌的生长[1]

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故有止血作用,此黄色色素,可染指甲(故亦称指甲花醌)或头发。种子据云有缓慢的大脑兴奋作用[2]

参考文献 [1]Experientia 1978;34(1):51 [2]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85

【药性】:

性味 辛、苦,温。

①《救荒本草》:“叶:苦、微涩。” ②《纲目》:“叶:苦、甘、辛,有小毒。” ③《群芳谱》:“叶:甘,温。”

功效 祛风止痛,活血消肿。

主治 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疔疮。 ①汪连仕《采药书》:“凤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风散气;红花者名透骨红,破血堕胎。” ②《分类草药性》:“叶:散血通经,治月经病,止红崩,净白带,用于跌打损伤,可接骨消伤肿,止伤痛,软坚透骨,治骨鲠喉。”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咬伤。” ④《重庆草药》:“清热除风。治红白痢疾,崩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湖南药物志》:“治跌打损伤:凤仙捣汁150ml,黄酒冲服。” ②《江西民间草药》:“治瘰疬,发背,一切痈肿:鲜凤仙草捣烂敷患处,或用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放铜锅内,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两次之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1日1换。”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指甲炎肿痛(俗称换指甲):鲜凤仙叶60g,洗净后加些红糖,共捣烂,敷患处,日换2次。” ④《湖南药物志》:“治溃疡日久:凤仙、冰片,研末干搽。” ⑤《江西民间草药》:“治脚气肿胀:鲜凤仙9g(捣烂)、鲜紫苏茎叶等份,水煎,放盆或小桶内,先熏后淋洗。” ⑥《福建中草药》:“治蛇咬伤:鲜凤仙150g,捣烂绞汁服,渣外敷。”

上一篇:乌藨连 下一篇:凤仙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