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艾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388页(677字)

【概况】:

基源 为鼬科动物艾的全体(或肉)。

原动物 艾虎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又名艾鼬(《中国动物图谱》)地、两头乌、臭狗子(俗称)。

形态 体形象黄鼬,但个体稍大。雄体大,最大个体重达1kg,雌体较小,平均约500g,体长290~460mm;尾较短而细;颈较长,四肢较短。身体背部棕黄或淡棕黄色,腰部背面有些黑尖长毛形成浅黑色,腹侧灰桔黄色。上唇、鼻周和下唇白色,眼周围和两眼间常为棕黑色,脸部和额部棕灰色,颊部粉棕色,耳基前缘浅棕色,耳壳内棕色,耳背面和耳壳尖部白色,喉部浅棕色,胸部、四肢和蹊部褐黑色,尾大部同背部颜色,末端褐黑色。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开阔的山地和草原,有黄鼠、鼠及旱獭的地方常见。

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偶能见到。行动敏捷,能攀缘上树。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亦可能捕食蛙。具肛门腺,放出气体恶臭。每年2~3月发情交配,交配期雄兽有争雌的现象。怀孕期约两个月,每胎8~10仔。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甘肃、四川、新疆、西藏。

【药性】:

功效 肉:镇惊;脑:解毒。

主治 肉:癫痫。脑:食物、药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肉20~50g;脑10~20g。

上一篇:艾纳香根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