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白酒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738页(1163字)

【概况】:

异名 白酒香、酒药草、银钮子(云南)。

基源 为菊科白酒草属植物白酒草的全草或根。白酒草属全世界80~100种;中国约10种、1变种。

原植物 白酒草Conyza japonica(Thunb.)Less.,又名假蓬、山地菊(广西)。

形态 一或二年生草本。

根斜上,不分枝,少有丛生而呈纤维状,全株被白色长柔毛或短糙毛。茎直立,高20~45cm,有细条纹,自基部或中部以上分枝。

叶通常密聚于茎下部,呈莲座状,基部叶倒卵形或匙形,较下部叶有长3~13cm的柄,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顶端圆形,基部楔形,常下延成具宽翅的柄,边缘有圆齿或粗锯齿;中部叶疏生,无柄,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5cm,宽5~15cm,顶端钝,基部半抱茎,边缘有小尖齿;上部叶渐小,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两面被长贴毛。头状花序较多,在茎及枝端密集成球状或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5~5.5cm,宽8~10mm,总苞片3~4层;花全结实;外围雌花多数;中央两性花少,15~16朵。

瘦果长圆形,两面无肋;冠毛污白色或稍红色。花果期5~9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74卷.343页.图版85∶4-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2500m的山谷田边、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

阿富汗、印度、缅甸、泰国、来西亚、日本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云南中草药选》:“微辛、苦,平。”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平。” ③《湖南药物志》:“苦、咸,寒。” ④《彝药志》:“苦,寒。”

功效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祛风化痰。

主治 小儿肺炎,小儿惊风,咽喉炎,扁桃体炎,胸膜炎,角膜红肿,疮疖肿毒。 ①《云南药用植物名录》:“祛风化痰,消炎止痛。治胸膜炎,喉头炎,小儿惊风,小儿肺炎。

”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小儿肺炎,小儿高烧、惊厥,喉头炎,角膜红肿。” ③《湖南药物志》:“清热,祛痰,镇咳。花治热咳伤阴,鲜叶捣烂敷疮疖肿毒。” ④《彝药志》:“有清凉解毒,润喉止痛之效,主治喉炎,咽峡炎,牙周炎,扁桃体炎。” ⑤《中国植物志》:“治肋膜炎,喉炎,角膜炎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上一篇:白粉蝶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